【土瓜灣重建】重建將至 街坊小孩:我會掛念同學仔和那間理髮店

撰文:何潔泓
出版:更新:
問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全部都與街道、小店相關、與鄰近的街坊、店主相連。生活於此,重建將至,有誰打算問他們的想法?(林振東攝)

重建將至,小朋友的心事

市建局宣佈土瓜灣重建計劃,範圍包括春田街、崇志街、庇利街、榮光街、鴻福街和啟明街等。這是首度市建局同期開展三個大型項目,重建範圍之大,將受影響居民上萬。

如常,市建局文件寫上一堆數字。

標示人口總和與平方米的數字,整齊排列、重建範圍以紅色直線牢牢劃上、黑白地圖刻有各種形狀與編號,十五號、十七號、十九號,冷冷呈現。沒有名字、沒有歷史、沒有故事。幾乎在告訴大家,土瓜灣,就是這樣的了。這些字碼,以最簡單的計算,量化一些生命、總結一個地方。

大概沒人會記起,市建局的宗旨原來是「以人為本」。

土瓜灣重建將至,是市建局首度同時進行三個大型項目。(曾梓洋攝)

在拔地而建的高樓前來之前,這裏有矮樓街鋪。走一轉鴻福街的橫巷,小朋友在捉迷藏,車房旁邊的「土家故事館」,一如以往,大門常開,讓孩子有落腳的空間。

問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全部都與街道、小店相關、與鄰近的街坊、店主相連。生活於此,重建將至,有誰打算問他們的想法?

林阿真,今年十歲,住在土瓜灣唐樓,自言家中又擠又細。(曾梓洋攝)

林阿真

要數鴻福街最活躍的,不得不提她,林阿真,十歲,由出生開始住土瓜灣,家在唐樓,自言又擠又細。家中四名女兒,她排第二,還有兩個妹。

接她放學,三點半的操場人頭湧至,林阿真跑過來,帶她沿土瓜灣道回家,放低十斤重的書包,便往「土家故事館」跑。半分鐘路程,由橫巷跑到街腰,就會找到她的朋友。

「我由故事館成立第一天,就一直都在,我媽在這裏參加活動,然後帶我來玩」。有了聚腳點,林阿真就擁有一街朋友,走在道上,隨意跟路過的大叔、阿姨、小孩打招呼,他們是店家、街坊、同學,緊成一張人際的生活網絡。

林阿真擁有一街朋友,走在道上,隨意跟路過的大叔、阿姨、小孩打招呼,他們是店家、街坊、同學,緊成一張人際的生活網絡。(曾梓洋攝)

林阿真平時會去附近的特賣場閒逛(她稱為洗衣鋪),那店子混合家品、玩具與洗衣機,是能夠應付街坊需要的多功能店子。她喜歡在貨架間流連,看各式各樣的玩具,水泡、皮球、呼拉圈。她能清楚說出,她喜歡的玩具,在哪一天被人買走。她天天去看玩具,看它們的蹤影與下落,然而,不一定有錢買。

問她知否土瓜灣重建,她一句「當然知啦」,便開始指手劃腳,告訴記者規劃範圍。問她鴻福街拆掉,有什麼感覺,她不用思索,「拆了就沒有朋友跟我玩,大家再沒有地方分享玩具,雖然我們時不時吵架,但其實都是好朋友」。

說罷,便繼續跑去玩街坊送來的滑板車,雖然一仆一碌,仍樂此不疲。

林阿真,在鴻福街玩街坊送來的滑板車,雖一仆一碌,仍樂此不疲。(曾梓洋攝)

鄧隊長

鄧隊長,林阿真的朋友,他倆是對歡喜冤家,同是十歲。鄧隊長這名字,源自綜藝電目《奔跑吧兄弟》的男角色鄧超。鄧隊長喜歡看這節目,便自取其名,剛好,他也是位風紀隊隊長。

由出生至今,鄧隊長就住劏房,家在土瓜灣唐樓,自言常有老鼠、蟑螂,但近街市,沒法子。爬上五樓,梯間放滿垃圾。鄰居也不是容易相處,時常按錯總制,全層停電,眾人大呼小叫。

由出生至今,鄧隊長就住劏房,家在土瓜灣唐樓,自言常有老鼠、蟑螂,但近街市,沒法子。(林振東攝)

直至年多前,他們一家終於搬上公屋,鄧隊長偶有不捨,畢竟一住十年,更多卻是興奮,新居「又大又靚,不會再有老鼠」。雖然房子與「土家故事館」有段距離,他放學還是會來,到鴻福街踢足球、與一班男生圍著打機。

問他如果當上規劃師,想要一個怎樣的重建?他二話不說「一定要還給我們玩耍的空間,保留現有的小吃店,那我們放學就可以過來玩」。

舊區的內街空間,沒有硬條規矩,沒有管理員、夜了不會關門、不會不准踢球。小朋友在這裡,沒有太多顧忌與憂慮。

鄧隊長說,「如果把舊房拆掉,新的商場和高樓會很不自然,現在的建築都很新潮,懷舊的東西會失去,沒了街道,我們就沒得玩」,舊的東西不一定好,但新的規劃不見得更好,欠缺人文關懷、公共空間的設計,扼殺太多可能性。小朋友剛滿十歲,經已懂得擔憂,他們終將失去原有的模樣。

市建局曾就土瓜灣重建回應,新項目將會留有10萬呎空間給商戶,但會否變成連鎖店,則要視乎十年後安排。

十年前的模樣、十年後的轉變,很難不令人想起利東街,當年飄起「保留社區網絡」的黃幡旗海,然後變成充滿歐陸風情的「囍歡里」。

鄧隊長說,「如果把舊房拆掉,新的商場和高樓會很不自然,現在的建築都很新潮,懷舊的東西會失去,沒了街道,我們就沒得玩」(林振東攝)
「如果起新樓,一定要先讓住在附近的人搬遷。我們好多朋友住這裡,學校在這裡,難道叫他們搬到老遠去?」鄧隊長說。

對於生活於土瓜灣的小朋友,他們有他們的意願。鄧隊長理直氣壯,說出「原區安置」的方向,有時倒會驚訝他們如斯成熟,然而這就是眾人時常忽略的部分。

小朋友不用上班,放學就跑到社區玩,學校於此、朋友於此,作為重要的空間使用者,他們最能知道社區的日常、最能知道自己的需要,也能從生活節奏和社區網絡的角度出發。

重建將至,林阿真和鄧隊長,都有他們的心事,害怕分離、擔於寂寞。數數行事曆,重建終結之時,他倆都已是二十多歲,不一定再愛流連、不一定愛在街上。然而,土地一旦發展,將不能回頭,後果卻影響以後的每一代人。

只以數字量化、而沒有考慮生活經驗的重建思維,將會令生於林阿真與鄧隊長之後的小朋友,活於只有商場和連鎖店、社區關係割裂的童年。

小朋友不用上班,放學就跑到社區玩,學校於此、朋友於此,作為重要的空間使用者,他們最能知道社區的日常、最能知道自己的需要,也能從生活節奏和社區網絡的角度出發。(曾梓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