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中國留學生隻身遠赴烏干達 難民營前線當實習生助重建生活

撰文:呂諾君
出版:更新:

近日烏克蘭戰事持續引起國際關注,遠在另一方的非洲同樣戰火不斷,長期以來也有不少人被各地之間的衝突威脅生命和安全。正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就讀國際教育發展、聯合國難民署中國實習生孫逸飛,雖然大可選擇處於安逸,他卻於早前選擇隻身前往到烏干達前線,希望透過不同項目協助當地難民改善生計。剛滿25歲的他更表示,希望餘生仍能繼續為幫助難民作出奉獻。

剛滿25歲的孫逸飛(右二),透過在聯合國難民署烏干達永貝分辦公室擔任前線實習生,希望透過不同項目協助當地難民改善生計。(受訪者提供圖片)

位於東非的烏干達是收容最多難民的非洲國家,在這個全球數一數二大的難民營中,剛滿25歲的孫逸飛,透過在聯合國難民署烏干達永貝分辦公室擔任前線實習生,經常到訪難民營接觸難民,希望透過不同工作協助他們重建新生。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資料,烏干達目前有1,573,291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他們大多因原籍國有衝突而前來尋求安全,其中61%來自南蘇丹,29%來自剛果民主共和國(DRC),還有其他國籍的難民來自索馬里、布隆迪和盧旺達等等。

離鄉別井工作的這段時間,他不但要克服濃烈的思鄉之情,更經歷了瘧疾及恐怖威脅等困境,但也無阻決心。(受訪者提供圖片)

孫逸飛指,2019年時留意到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計劃,申請參加後,那年暑假也曾去過烏干達參與實習工作,但當時主要圍繞在首都一帶。至去年6月,他開始到北部地區永貝的Bidibidi難民營工作,該處的生活環境比他想像中的更要簡陋,離鄉別井工作的這段時間,他不但要克服濃烈的思鄉之情,更經歷了瘧疾及恐怖威脅等困境,但他也不以為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能力和技巧才有所提高嘛。」

在聯合國難民署的協助下,烏干達當地實施了不少難民政策,例如允許難民將土地用於住屋和農業、工作以及在全國自由流動。孫逸飛的工作,包括參與不同項目,支援生計外亦協助難民獲得重建新生的技能,其中包括了建設魚塘的項目。孫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他希望通過讓難民建設魚塘來獲得食物,即使日後回到故鄉也可以運用學到的技能,雖然自己每日也要頂着酷熱天氣實地視察,「但是見到他們工作得很賣力,很認真地挖魚塘的洞,每天也有一點感觸。」

難忘烏干達高材生無法獲得政府獎學金升學

孫逸飛又透露,近日正在幫助難民學生申請高等教育和獎學金。其中有一位成績優異的難民學生,因父親早年去世,一家八個孩子由母親獨力養大,生活雖不容易,卻無阻他要接受教育的心。他的夢想是學習地理,以便回到他的社區並幫助解決乾旱和森林砍伐等問題,在兩年的高中教育中,他成為了烏干達表現最好的學生之一,然而,由於他是難民,這名學生無法獲得烏干達政府的獎學金。孫希望通過聯合國難民署,能讓這名孩子實現在高等教育機構學習的夢想。

另一個令他深刻的故事,則與一個和他母親同齡的女人有關。在他們的定期訪問中,這名女子分享說,來到烏干達以前,她在家鄉目睹侄子在她面前被殺,害怕同樣的命運會降臨到她和她其他親人身上。當她來到烏干達時,需要獨自撫養承受過創傷經歷、面臨心理健康問題的孩子。雖然有着單身難民母親的身份,但這名女子成為了社區領袖,並為其他需要支持的婦女和女孩發言,還在麵包店集團等民生活動中擔任過許多領導角色,「當她向我們展示這樣的毅力、利用她的經驗激勵其他的女性時,這令人很感動。」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資料,烏干達目前有 1,573,291 名難民和尋求庇護者。(聯合國難民署網頁圖片)

疫情持續為支援工作增添困難

疫情影響全球,也為支援難民的工作帶來挑戰。孫逸飛指,在新冠肺炎的預防措施下,接觸難民的機會有限,且由於無法親自見面,WiFi在難民營中也不穩定,他們與一些非政府組織合作夥伴溝通也有困難。幸好當地政府自本年1月底起,已取消了宵禁和行動限制,讓大部分情況回復至疫情前,「我認為現在我們將能夠為難民提供更多支持......如果可以的話,未來也會想一生都奉獻在這個範疇上,去幫助世界各地的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