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大學二】請教街市商會主席 咩被最暖? 夏天買蓆定買被好?

撰文:黃泳樺
出版:更新:

街市的人總說自己沒什麼文化,讀成書就不會當街市佬、街市婆。他們不知道自己懂得很多生活的學問,吃一口香軟的飯要配不同米;揀錯一條魚可以毀了一煲湯;蓋一張又暖又輕的被可以安睡一輩子。每個街市都有一個賣魚勝、菠菜蓮、豬肉榮,他們不是電影中的搞笑角色,一世守住一檔口,專業得可以當我們的生活教授,如一所街市大學。這回不說什麼人情味,只跟街市老闆上一堂課。
攝影:陳嘉元

如果說上回的德叔是街市大學的教授,專教「米」,那這次「協義興繡莊」的林小姐便是大學主任。協義興繡莊在1972年於石峽尾徙置大廈地下開業,又是比街市還「老」的人物,林小姐更是街市商會主席。

老闆用咩被既暖且輕又貼身? 文中有答案。

李小姐家共有8兄弟姊妹,天冷時全家總動員幫忙看店。

有價值的被 可以蓋一輩子

香港仿佛只剩下冬夏,繡莊最初賣裙褂,也自造絲棉被。後來,買裙褂的人少,造被師傅退休,林小姐卻執意繼承繡莊,成為第二代接班人,那是2003年的事。

1979年,徙置大廈清拆,繡莊差點無法經營。各商戶被安置到石硤尾邨街市,房屋署卻不贊成繡莊繼續經營,理由是街市沒有「百貨」這一類別,林小姐的父親堅持要做,最終舖位招標多次也無其他人入標,還是租了給他們。

林小姐開始講課。

林小姐去工場當小監工時才10多歲,她直言不愛讀書,就在店裏幫忙。

棉被:不夠貼身  會入風

「以前很多人買棉被,三十年前可以拎去當錢。現在的棉被好硬,不像以前會打鬆,不好蓋,沒有人手打鬆。現在都是內地造,就算打鬆了,運落黎香港時都壓得實一實。」、「老人家最愛棉被,他們覺得重,有份量,好像暖些。佢地覺得啫,以前冇咁多選擇,現在不同了」、「棉被不夠貼身,條頸會晾起張被,入風呀,咪凍囉。」

現在多是老人家才來買棉被,又或者是中年婦女來,「她們覺得當年阿媽買畀我,想蓋返個種感覺。」

以前的棉胎不便宜,甚至可以拿去當鋪換錢。

絲棉:靠人體發熱  冬暖夏涼

「絲棉不太普及,貴嘛,半絲棉也要三百幾蚊。」、「絲棉耐暖些,都是用人體自身熱力去發熱,但不會焗,冬暖夏涼。」、「有人養絲造衫,也用蠶絲來造被,又輕又柔軟。」、「BB可以蓋半絲棉,絲棉溝棉花,有蓋棉胎的感覺,夠貼頸,不會入風。」

一張絲棉被的壽命可達30年,林小姐自己蓋半絲棉被。造絲棉被的師傅早已退休,她只好自己拍打棉花、鋪平,一針一線縫起,算是少數還懂得親手造絲棉被的人。一張好被,可以蓋半輩子。

「沒事做,便幫手剪絲棉。」林小姐說。有時又幫忙拉棉,就這樣學會了造絲棉被。

羽絨 :焗身  出街先好著

「羽絨最暖,但比較焗。羽絨也是用你自身的體溫去焗熱,你踢開少少,就會入風。蓋實訓到半夜就會易出汗,其實羽絨最好是去街着,有風吹過來不會太焗。」

最後還有人造棉被,又稱尼龍被,「平又暖又輕,它用機器造的,一下子噴出一堆膠棉,不過相比起人手,人造棉被會硬身。」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買其他種類的被?林小姐沒半點遲疑,給出一個答案:「這些(人造棉)沒價值嘛,那些棉被有價值,真的是用棉花種出來,用人手做先造出一張被。」

林小姐的店賣出的十張有九張都是半絲棉被,她喃喃自語,「老人家未凍就買定,最賣得是半絲棉。年輕的係凍到頂唔順才來買,一入來,他們說『最平就可以』,求其快脆,用完就扔。」林小姐語氣帶點唏噓,所以家人曾反對她繼續經營,面對連鎖百貨店競爭、天氣反常,最慨嘆的是新一代不珍視手藝。

隔了38年,又一輪重建又來到。林小姐未知何去何從。

有名字的蓆賣$3000  要夠『人氣』先好瞓 

冬天賣被,夏天賣蓆。

「開冷氣都要配張蓆,冷氣不及蓆涼得快。」林小姐正色道。

林小姐有點不屑,涼蓆明明是件好物。「香港好少人瞓蓆,放在床嫌不靚。佢地諗『開冷氣咪得囉』。」開冷氣的惡果是加速全球暖化,未來或許開多少冷氣也抵擋不住高溫。一張蓆,材料天然,躺在上面立即涼快。每逢夏天,媽媽都會鋪一張蓆在婆婆的床上。這可不只是老人家的玩意,媽媽還會多鋪一張蓆在布梳化上,讓有點汗的大腿不用與厚布磨蹭下去。

要補好一張蓆,不能「藏頭露尾」,頭尾也要收好。

坐了那麼多年,從不知一張蓆可以賣過千元。「有名(字)的蓆價值過千!這張印尼嗎㖘藤蓆要3000蚊!大家都係藤,點解佢會貴?印尼人會拎去烚,削到好幼,冇毛,薄身又軟,一張可以瞓到廿幾三十年。用人手一針一針去做,機器做不到這種紋(圖案)。」嗎㖘蓆被視為蓆界之王,產自印尼加里曼丹島的首府馬辰,好山好水養出好藤,故多製成藤蓆外銷。

「現在的印尼人都不織蓆,來香港當印傭了,」不知林小姐是說笑還是認真。

嫌嗎㖘蓆貴,可選新加坡藤蓆,約$1200多。「新加坡藤蓆有毛,一開始會吉肉,有『人氣』就會冇毛,變滑。」林小姐解釋,有「人氣」是睡覺時身體會釋出油脂,「不可以自己查油抹,如果男人不怕吉肉,可以除了衫瞓一晚。」這種蓆「面滑底鞋」,只可睡十多年,價錢再平的有普通藤蓆、竹蓆,「機織的蓆也涼,但好粗糙,只需百幾蚊。」

銅字招牌上的「鏽」字歷史悠久,見證裙掛的興盛與沒落。

過千元補蓆只因瞓得靚 蓆不能曬

有伯樂肯花千元買蓆,破損了也不捨得扔。

上一代人就是東西壞了拿去修補,而不是棄掉。「我補過一張靚蓆,補要400元,但她已經瞓左四十年。」林小姐說補蓆不是什麼難事,只是花心機,用普通藤蓆,跟返直線去補,補出來顏色深淺不一。「我試過淨係補一張都一千蚊,但她買個陣幾百蚊。」那為何肯花千元補蓆?林小姐又理所當然說:「唏!靚蓆不是睇價錢,不是平貴的問題,瞓靚咗就係無價寶。」

林小姐教,最重要是保養好涼蓆,千萬不要拿起曬,曬乾了藤便易折斷,也不要洗,拿毛巾沾點水抹抹便可以。

全球暖化,棉被的生意大不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