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泰二代.下】「事業線」的背後 做𡃁模賺錢學泰文回鄉尋母

撰文:林可欣
出版:更新:

媒體稱呼吳堯堯(Yoyo)作「o靚模」,她覺得:「傳媒和讀者好像只關心我『事業線』(乳溝)夠唔夠長,少唔少布。」她藝名「仙樂都」,幾年前出版性感寫真,但她港泰混血兒的身份卻很少人留意。這幾年她伙拍一班香港「同鄉」泰二代四處推廣泰國文化。她希望別人不止關注自己的身材和外表,還有她深信和珍視的泰國文化與佛教信仰。

上回提到,香港有許多「泰二代」,父親是香港人,母親則是上世紀70至90年代從泰國來港的過埠新娘。這班混血後裔在香港土生土長20、30多年,Vita是其中一位。她在九龍城的香港小泰國長大,至今仍在此工作,更與一班香港的年輕「同鄉」組隊認識家鄉文化。Vita的故事看上集:【在港泰二代.上】開中心教泰文 辦萬人潑水節 唔係齋玩咁簡單

Yoyo篤信佛教,在泰文班結識了同是泰二代的Vita,二人常光顧九龍城這間泰國佛教用品店,與老闆相熟。(潘思穎攝)

Yoyo輪廓深邃,兒時皮膚黝黑,看來遺傳了媽媽的泰國基因。但她自覺不像媽媽:「我阿媽身材勁啲,我係爸爸樣子嘅泰妹版。」

與泰母親相隔兩地  對母親家鄉陌生

父母在香港邂逅,後來到泰國註冊結婚。Yoyo在香港出世,6個月大時,媽媽不能再於香港居留,獨個兒回到泰國生活。「幼稚園時,同學笑我冇媽媽,我跑回家問爸爸:『點解我冇媽媽?』,他教我答:『我也有媽媽的,佢喺泰國!』」

母親多年來仍無法成功申請來港團聚,其實亦不習慣城市生活,只在Yoyo小學時頻頻來港照料看顧。「每次她和阿姨來到,就會煮得豐盛,我們像泰國人坐在地上吃飯。」但小女孩對彼邦那個屬於母親的家鄉陌生,直至長大後,她才決心尋根,想去一看媽媽的「鄉下」。

Yoyo回鄉也跟隨家鄉習俗,一同坐在地上用餐。(受訪者提供)

母親來自泰國東北,鄰近湄公河與寮國;香港人很少到此旅遊,反正多屬窮鄉僻壤,沒甚熱點好去處。「他們說的是地方方言,不是全國通用的泰語,我都叫阿姨不要教我,我不想做鄉下妹。」

若不是探望母親,Yoyo很少踏足泰東北,每年數次泰國旅行多像香港人一樣,到曼谷、布吉等旅遊城市。她形容每次回鄉也像奇遇記,例如有些疑似雞的禽鳥會飛上樹叫鳴。「有晚睡覺,有隻雞一樣大的雀鳥飛進房內,隔住蚊帳嚇醒我!」Yoyo嚇得花容失色,母親才急忙解釋牠的品種和習性。「返多幾次,見慣了就不會怕。」

+10
Yoyo皈依佛教後,不時到泰國參拜,像不少佛教徒一樣到廟宇誠心許願,求神佛保佑。(受訪者提供)

學泰文為跟問母親「你想要什麼?我買給你」

童年至少女時代,Yoyo有時會覺得母親是「熟悉的陌生人」,她心底裏總盼着能與母親生活,自己亦能多孝順她。中學時Yoyo已任兼職模特兒,賺取的錢多買生活用品和禮物寄回泰國;後來發現兩母女長年分隔兩地,一直缺乏溝通。

「除了有時回鄉探媽媽、買嘢給她,亦想能與她聊天,了解她的需要。」但母親不懂中文或廣東話,又年紀老邁,即使說起泰國方言,表達漸不清晰。Yoyo覺得自己與母親難以溝通,於是跑去由零開始學泰文,終學懂幾句泰語:「妳想用啲咩呀?」、「仲需要啲咩呀?我買給妳。」女兒用心良苦,只想照顧媽媽老來所需,在故鄉安享晚年。「但佢最叻用廣東話講:『要金器啦,金手錶啦。』」說罷Yoyo自己也笑起來,覺得長大後,慢慢認識和了解母親的故鄉,感覺母女關係愈來愈近。

過往媒體和大眾目光總落在Yoyo的身材和外貌,很少關注這位「o靚模」外表背後,其實有着泰國姑娘的基因。(潘思穎攝)

皈依泰國佛教 潛移默化的身份認同 

Yoyo不時惦記着在遙遠故鄉的母親,亦因此愈來愈意識到自己有一半泰國人的身份。但她自覺對家鄉文化一無所知,幾年前曾特意看了大量泰國的歷史、人口和地理分佈等資料。自言不擅讀書背誦的她,卻很快便把家鄉資料忘得一乾二淨。

後來她發現這些文化和身份應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譬如是宗教文化。Yoyo認識和皈依泰國佛教後,深深影響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我反而想去了解七龍佛的故事、當年佛祖修煉時,那龍如何幫助了衪。」

曾主持怪談節目的她說,一般人以為泰國佛教神秘:「但不知幾正氣呀,接觸到那些僧人會學懂好多道理。例如有啲錢係唔應該搵,有些事亦不應該做。」Yoyo說佛教改變了她,亦明白泰國人信佛,特別孝順和尊敬長輩。她自此對佛教篤信虔誠,每年常赴泰國寺廟參拜祈願,認為信仰足以影響人一生。

Yoyo喜歡泰國神佛的擺設和飾物,家中放有不少。(潘思穎攝)

就像香港、泰國人也屬是她永久的身份,今年30來歲的她認為這些身份是與生俱來:「我係泰妹,所以學泰拳,每出一招都屬泰式的,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我有泰國的基因。」她自覺有份責任,要讓更多在港泰二代和港人認識泰國文化。

當年學泰文時,她認識一班香港泰二代,與自己身世相似,眾人一拍即合,希望除了每周幾課泰語班,亦計劃在籌備不同泰國文化活動中,邊做邊學。近月她與幾個年輕一代的「同鄉」參加香港電台的社區廣播計劃,擔當主持人介紹泰國人在香港情況,分享泰國傳統文化習俗。幾年前開始她亦一同籌辦香港潑水節,擔當「生招牌」,穿起泰國傳統服飾巡遊和演出,向公眾和在港泰國人介紹泰國文化。

Yoyo自言佛教是影響她最深的文化之一,每年她也會回鄉還神,拜功德。(受訪者提供)
兒時因為Yoyo皮膚較其他小朋友黝黑,同學調皮改她花名,喊她「賓姐」,然後全班大笑,她自言天生樂觀,多一笑置之。 (潘思穎攝)

今年香港潑水節將於4月9日(星期日)舉行,大會希望在泰國新年(4月13日)的左近日子在香港同樣舉行。Vita與其他「泰二代」朋作合製的電台節目《全城潑水猜猜猜》,逄星期五晚上9時至10時,於香港電台數碼頻道31台播出,內容包括學習地道泰文,以及認識泰國傳統美食等文化。按此瀏覽節目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