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麟街遺跡不予評級 古蹟辦被批查考建築年份粗疏

撰文:陳穎然
出版:更新:

閣麟街「背靠背」民房遺蹟被古蹟辦指屬1930年代建築,建議不予評級。雖然有古諮會委員提出疑問,但最後仍投票通過。

去年,民間團體中西區關注組及城西關注組於中環吉士笠街2至10號及閣麟街25至33號發現民房遺蹟,為1879年建成的「背靠背」唐樓青磚牆,至今逾130年歷史。古諮會曾就遺跡於今年4月及9月討論。由於遺蹟位於上環卑利街及嘉咸街的市建局發展項目H18內,在9月會上,市建局曾建議把磚牆拆卸,再於公園重置;古諮會則要求古蹟辦研究民間團體所提交的新資料後,再建議評級。

古諮會建議不予評級閣麟街「背靠背」民房遺蹟。(譚貴鴻攝)

古蹟辦:遺蹟屬20世紀建築

古蹟辦專家小組評估情況後,認為閣麟街遺蹟屬1930年代建築,加上剩餘結構不完整及過往不協調的改動,故建議不予評級。古蹟辦歷史建築組館長伍志和於會上指,1963年租務法庭紀錄顯示吉士笠街8至10號建成約有30年(“estimated to be about 30 years ago”),故屬1930年代建築,並引用文獻指當時符合條例的建築十分罕見,因此保育團體以建築條例推斷民房為1879年建成「未必準確」。吉士笠街因為一位傳奇女子住客吳嬌(紅毛嬌)而被稱「紅毛嬌街」,但伍志和表示因為當時女性的平均壽命為46歲,故此推斷「吳嬌活至90多歲的可信性不高」,與民房「沒有強烈的直接關係」。
 

委員質疑專家小組證據不足 要求更多時間研究

對於建築的建成年份,眾古諮會委員爭論不下。根據歷史照片上顯示,該樓房為三層建築。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何佩然認為建築不屬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因為當時沒有建造三層建築所需的混凝土技巧。不過,有委員不同意此論述,指出永和號(按:位於嘉咸街與威靈頓街120號交界的三層唐樓地舖)在1890年代已經存在;亦有委員質疑證據不足,希望有更多資料支持。主席強調,之後尚有一個月諮詢期予外界表達意見,最後委員皆同意不予評級。

關注組批評古蹟辦考證粗疏 「謀殺古蹟」

據中西區關注組及城西關注組的研究,閣麟街遺跡屬十棟「背靠背」唐樓群的磚牆,以廣東青磚(1889年後不允許建屋的物料)建成。當時,如此密集的建築導致本港出現嚴重瘟疫,以致後來1903年,港府立例禁止興建沒有後巷的房子。關注組研究法例,確定樓房只符合本港第一代建築法,建築年份可回溯至1879年,故此遺蹟至今有逾130年歷史。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指,古蹟辦在早前報告中已確認遺蹟屬1903年以前的建築。她質疑古蹟辦是否因為遺蹟於重建範圍內,因而推翻之前的資料,影響評級結果。「1910年後,該處業權分散,不可能十棟樓房背靠背一起興建。」羅雅寧形容古蹟辦考證粗疏,專業失德。「如果委員根據不準確的資料、不足夠的討論去決定不評級,甚至將來因為不評級而方便市建局清拆,這是不尊重古蹟,可以說是謀殺古蹟。」關注組計劃就此去信中國文物局(因該址所用青磚於廣東燒製)及國際保育組織。

古蹟辦將會把閣麟街民房遺跡的最新評級上載至古諮會網頁,並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市民可就此表達意見。

閣麟街遺跡屬十棟「背靠背」唐樓群的構件,以廣東青磚(1889年後不允許建屋的物料)建成。(潘思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