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香港乳癌基金會全方位支援患者 中西醫協作提升治療成效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乳癌自1994年一直為本港女性頭號常見癌症,新症數目連年上升。根據衞生署的資料,2021年,女性乳癌新症個案達6,400宗,按年上升13%。2022年,共有792名女性死於乳癌。而年輕女性的乳癌發病率更有上升趨勢,30歲出頭的患者亦屢見不鮮。為提高大眾對乳癌的關注及傳遞乳健知識,香港乳癌基金會(基金會)舉辦「乳你同行」醫學講座,邀請8位專家講者解構乳癌診斷與治療方案的最新資訊,其中更著重分享中西醫協作的治療成效。

8位專家講者包括香港乳癌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熊維嘉醫生,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關永康醫生、郭子熹醫生和趙頴欣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張文龍醫生,香港乳癌基金會乳癌支援中心主管兼註冊護士陳嘉莉女士,及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專業顧問兼註冊中醫師歐國賢博士。

「乳你同行」醫學講座線上線下舉行,吸引超過1500人參加。

抗癌路不孤獨 基金會與患者同行

每年五月是基金會訂立的「乳癌康復月」,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博士在致歡迎詞時表示,基金會一直致力為乳癌患者、康復者、其家人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乳癌護理,包括乳健教育,患者及康復者支援服務,和研究及倡議的工作。

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博士致歡迎詞時表示,基金會一直致力為乳癌患者、康復者、其家人和照顧者,提供一站式乳癌護理

中西醫協作提供更全面癌症治療

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指,香港目前是亞洲乳癌發病率最高地區之一,並在過去幾十年中持續增加。為拯救更多生命,乳癌的診斷和治療方案一直在不斷發展,同時為支援不同階段的癌症病人,本港醫療機構將中西醫協作加入癌症治療方案,以提供更全面、個體化的癌症治療。

基金會創會人張淑儀醫生指基金會致力提供一站式乳癌護理服務,幫助有需要的女性。

醫生拆解乳癌診斷與最新治療方案

不論任何年齡,女士對癌症都不能掉以輕心。曾頤欣醫生提醒,雖然乳癌的發病年齡一般為40歲以上,但年輕女性亦不容忽視其威脅。惟現時香港大部分乳癌個案都屬於自我發現,病人往往在發現乳房出現硬塊或乳頭流血,才接受乳房檢查。若不幸確診乳癌,癌症期數往往會較高。「對於亞洲女性,特別是乳房組織較密的女性,建議使用乳房X光造影檢查並輔以乳房超聲波檢查,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基金會顧問理事會成員曾頤欣醫生提醒,雖然乳癌的發病年齡一般為40歲以上,但年輕女性亦不容忽視其威脅。

乳癌大致可分為管腔型乳癌、HER2型乳癌及三陰性乳癌三個亞型,熊維嘉醫生稱,在特定情況下,醫生會考慮進行正電子掃描來斷定癌症的擴散程度。根據不同的嚴重程度和不同的生物學特性,治療療法和策略會有所不同,例如採用術前治療。

基金會管治委員會成員熊維嘉醫生指,乳癌大致可分為管腔型乳癌、HER2型乳癌及三陰性乳癌三個亞型。

關永康醫生續指,在乳癌的治療中,放射治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本港現時的放射治療主流為光子治療,惟治療過程或會損害正常組織。本港醫療機構逐漸引入質子治療,其特點是「精準度高、副作用少」,減低對周邊器官影響,但收費平均為傳統放射治療兩倍。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關永康醫生指本港醫療機構逐漸引入質子治療。

郭子熹醫生補充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HR+/HER2-)乳癌的新治療方案,能大幅地改善患者的預後。例如,延長使用輔助性荷爾蒙治療的時間,可降低復發風險。在轉移性情況下,使用口服標靶藥CDK4/6抑制劑合併荷爾蒙治療,可有效延長無惡化存活期。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郭子熹醫生分享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HR+/HER2-)乳癌的新治療方案。

很多女性都害怕進行乳癌治療時需要切除乳房,趙頴欣醫生解釋,HER2型乳癌對術前標靶治療的反應甚佳。利用抗HER2的標靶藥再配合化療,一般能有效縮小腫瘤的體積,以便手術切除,令部分乳房得以保留,對病人的心理和生活質素都有很大的改善。然而,最終是否需要切除整個乳房還是保留部分乳房組織,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腫瘤的大小、位置、淋巴結轉移情況等。近年,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出現增加了晚期病人的治療選擇。

香港乳癌資料庫督導委員會成員趙頴欣醫生解釋,HER2型乳癌對術前標靶治療的反應甚佳,再配合化療,有機會令部分乳房得以保留。

目前本港乳癌個案中約一成屬三陰性乳癌,較常見於年輕女性及遺傳性(BRCA1)乳癌,特點是生長速度較快,較易轉移到其他器官,復發風險較高。張文龍醫生表示,三陰性乳癌對一些常規的乳癌治療如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的反應不大,屬於「較惡」的乳癌。免疫治療配合化療作為術前治療,可以提升治療效果。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文龍醫生指三陰性乳癌對一些常規的乳癌治療如荷爾蒙治療或標靶治療的反應不大,屬於「較惡」的乳癌。

基金會全方位支援 紓緩乳癌患者改善身心壓力

中、西醫各有優勢,若將兩者適當結合,或能大大提升治療效果。歐國賢博士分享,通過中醫的身心靈調治方法,如按摩、氣功、飲食調理等方法來幫助患者緩解症狀、提升免疫力與改善生活質量。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專業顧問兼註冊中醫師歐國賢博士,分享中醫治療如何協助患者緩解症狀。

支援乳癌患者一直是基金會重中之重的工作,78歲的乳癌康復者謝婆婆憶述,去年確診時感到悲傷且無助,經醫院介紹下接觸到基金會。透過基金會的中醫服務,改善了她抑鬱易燥的情緒,並調節電療後的副作用,如便秘、口乾、疲倦的問題。「雖然不幸患癌,但於基金會提供的各類課程及興趣小組中,認識到不少同路人,有助減輕壓力和焦慮,令我於抗癌路上不再孤單。」

乳癌康復者謝婆婆分享其抗癌歷程。

1. https://www.hkbcf.org/zh/media_centre/main/1045/

2. https://www.hkbcf.org/zh/media_centre/main/1053/

(資料與相片由客戶提供)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