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平價衣物質素差易浪費 時裝設計師籲市民勿過度消費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近年網購風氣盛行,不少市民都習慣在網購衣服,除了款色多、方便外,最重要是便宜。但有時裝設計師提醒,網購衣物雖然較便宜,但不少質料差,市民若抱「幾十元掉了不緊要」的想法購物,易造成浪費,呼籲籲市民勿過度消費。出售二手衣服的救世軍表示,全港16間家品店2016/17財政年度共售出73萬件回收衣服,但年輕顧客較少,期望今年內開設網頁,與KOL、明星合作,向年輕人宣傳環保消費概念。

網購衣物價平但質料差 選購耐用衣服可升級再穿

網上購物普遍價格相宜,吸引到不少客人,但香港綠色設計師協會主席梁韻鳴指出,網購衣物雖然價格平,但普遍質料差,令不少人抱著「幾十元掉了不緊要」的想法購物,穿一至兩次就棄置。她認為此種消費模式對地球負荷大,亦不環保;提議大家親身購物,選擇耐用物料,雖然時裝每季不同,但耐用的衣物可回收升級,翻新再用,透露協會未來會跟救世軍合作多作宣傳。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助理總營運主任何志輝說,家品店的年輕顧客較少,計劃今年底前推出網頁,提供回收點及家品店地址。(鄧穎琳攝)

救世軍去年售出73.2萬件回收衣物

救世軍在本港設有16間家品店,出售二手衣服、鞋襪、文具玩具、書籍,亦有家庭用品、家電及精品擺設。16間家品店在2016/17財政年度共售出約73.2萬件回收衣物,平均每日售出約2,000件,當中約37.8萬件是二手衣物,另外約35.4萬件是全新衣物。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助理總營運主任何志輝說,家品店的年輕顧客較少,計劃今年底前推出網頁,提供回收點及家品店地址,並設有特別貨物推介,希望可吸引年輕人。他又透露,將邀KOL或明星協助宣傳綠色消費概念及支持捐贈。

救世軍:回收物品經篩選及消毒 不轉賣任何有衛生問題物品

部分市民可能會因擔心二手物品的來源或衛生問題而無意購入回收物品,但何志輝指,家品店亦有出售全新衣物,多是存倉貨或公司樣本;而救世軍會將市民捐贈的二手衣物收集,經篩選及消毒後才由社工送予有需要人士,餘下的再在家品店出售,強調不會轉贈或轉賣任何有衛生問題的物品。

救世軍家品店常客郭小姐直言,以往較少購入二手物品,約7至8年前朋友在家品店買到英國士兵公仔,令她漸漸亦愛上在家品店『尋寶』。(鄧穎琳攝)

年輕女生愛到家品店「尋寶」 曾買到鐵製玩具車

救世軍家品店常客郭小姐直言,以往較少購入二手物品,但她鍾愛懷舊玩具及擺設,約七至八年前朋友在家品店買到英國士兵公仔,令她漸漸亦愛上在家品店「尋寶」。她透露,曾在家品店購入鐵皮玩具車,相信價格較專賣懷舊物品店鋪便宜一半以上,故現時每隔一至兩周就會到店中搜羅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