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進修課程多陷阱 心理課導師資歷成疑 外籍導師是華僑

撰文:朱韻斐 李慧妍
出版:更新:

工餘時間想積極進修增值,但隨時誤墮疑似騙局!消委會接獲多宗有關進修課程的投訴,有心理輔導課程學生發現導師不是所聲稱的資歷,更疑似「HEA」教;又有英語課程聲稱由「外籍導師」教授,最終導師竟是華僑,且近八成時間以廣東話教授;亦有個人成長課程課堂日疲勞轟炸推銷手法。
消委會提醒,目前香港並無統一認可這類進修課程質素的機構,考慮報讀這類課程時要留意課程的實用性、專業性和口碑。

如果課程聲稱的外籍導師變華僑,你會怎樣想?(視覺中國圖片)

消費者委員會收到一宗有關兒童心理輔導員證書課程的投訴,課程導師聲稱自己是香港某心理學會會員,並持有外國認可資歷,投訴人毫不猶豫地報讀了該課程並繳付了學費$39,800。她上課才發現,導師只是安排學員進行小組討論及派發筆記,沒有仔細教授輔導理論,並且有學員發現筆記內容是從網上抄襲得來,投訴人其後更得悉該名導師並非所聲稱的某心理學會會員。

投訴人非常不滿並向消委會尋求協助,然而該公司拒絕回覆消委會的信函及電話,因此消委會建議投訴人諮詢法律意見以定下一步行動。消委會指,本港尚未有法定註冊及執業制度,規管提供心理輔導服務人士的專業消費者應先暸解與心理學或輔導相關的專業團體背景,並妥善保留課程簡介及單據等資料,作為出現爭議時的憑據。

(視覺中國圖片)

另外,有投訴人被游說參加英語課程中,職員稱課程由「外籍導師」任教,又指學員可獲持續進修基金資助,但提及政府未必會再向持續進修基金注資催促她盡快決定,投訴人相信職員的說話即時支付留位費。直至投訴人上課時發現,原來職員指「外籍導師」是持澳洲國籍的華人,雖然華人導師英語口音純正,但課堂中近80%時間以廣東話授課,不符合她當初以課程改善英語會話的原意,令她大感失望,遂向消委會投訴。該公司堅持其課程教導師操流利英語並持有認可資歷,經消委會調停後,公司最終同意向投訴人退回80%已繳學費($6,099)作和解。

消委會指,學生和營商者對「外籍導師」的理解可能存有分歧,容易產生糾紛,建議營商者考慮提供導師姓名、相片及教學資歷等資料,確保說明清楚無誤;並有責任提供有關課程內容和教學大綱全面、準確及清晰的資料。消費者如發現資料與事實不符,要儘量保留證據,並可考慮向海關舉報相關課程提供者。

消委會接獲投訴,有心理課導師資歷成疑,並不是所聲稱的心理學會會員。(視覺中國圖片)

另外有投訴人支付了$5,800報讀為期5天的個人成長和探索課程,最後一天被硬銷第2及第3階段的課程,經歷了連續 3 小時的疲勞轟炸後,投訴人身心俱疲下再繳付了共$18,500學費。消委會調停下該公司堅持投訴人是自願參加並拒絕退款,該會建議投訴人透過訴訟追討。消委會提醒,目前香港並無統一認可這類進修課程質素的機構,考慮報讀這類課程時要留意課程的實用性、專業性和口碑。

消委會今年首8個月,共接獲100宗增值及技能課程或興趣班投訴,其中涉及銷售手法17宗,服務延誤7宗,價格爭拗23宗及服務質素42宗。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表示,進修課程的推銷過程,或出現職員車輪式威嚇顧客購買課程,又會軟硬兼施推銷。她建議市民面對硬銷情況:「千萬不要將個人身分證及信用卡交給對方,並拿好自己手機,以防萬一。」她續說,報讀課程前應先告知家人,若被迫簽約購買課程,要即時舉報並保留單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