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睹愛子跳樓亡 母親欲阻無從 陷抑鬱7年:懷念我倆的跑步回憶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我以為發夢,諗住一陣瞓醒無事,跟住「啪」一聲,原來唔係發夢,係真。」7年前,阿嬌的兒子升讀中六開學不足一個月,跳樓自殺身亡,阿嬌目睹一切卻未能制止。她回想當年,若兒子願意服藥,應不會導致嚴重後果,又指:「6個月唔食藥已經成個人唔同晒」。
阿嬌因此患上抑鬱症,不敢走到兒子臥屍位置,更不願女兒及丈夫離開視線範圍,擔心再有其他家人會離開自己。事隔7年,回想兒子第一次,亦是最後一次跟她跑步,她感激兒子留下的種種回憶:「我傷心,傷心得嚟都係盡量諗返美好嘅回憶。」

兒子7年前離開人世,阿嬌對這一切仍歷歷在目。(鍾偉德攝)

7年前的中秋節翌日是阿嬌兒子的忌日。早在兒子讀中四時,悲劇已埋下伏線。某天,他突然拒絕上課,生活日夜顫倒,性格更變得敏感,惟一直拒絕就醫。阿嬌指:「佢6個月後先願意睇醫生,醫生話佢係思覺失調。」兒子因而需要長期服藥,直到中五會考,兒子選擇暫停服藥6個月,專注應付考試,停藥期間卻病發。

阿嬌的兒子會考考獲19分,可原校升讀中六。(受訪者提供圖片)

思覺失調患者停藥應付會考 考獲19分

兒子停藥期間,阿嬌形容他的性格變得更敏感,甚至不尋常,他整整6個月沒有洗澡,更不願意吃飯,只會吃即食食物。縱然如此,兒子仍然於會考考獲19分,可原校升讀。本是喜慶事,豈料兒子於開學後不足一個月病發,阿嬌嘆息:「醫生都話6個月無食藥係關鍵,如果佢肯食藥,佢嘅情況應該唔會嚴重到咁嘅地步。」中秋節翌日,兒子起床後一直悶悶不樂,更倚着阿嬌說自己很累,詢問是否可睡覺。阿嬌表示:「我唔明佢嘅瞓覺係咩意思,我都唔知佢諗緊咩!」

兒子離逝後,阿嬌患創傷後壓力症及抑鬱症,最初不敢談及兒子或經過兒子臥屍的這個地方。(鍾偉德攝)

最後的一碗通心粉 嬌:「我以為發夢!」

兒子吃了最後一碗通心粉後,突然反鎖自己於廚房,母親在廚房旁的窗口留意着兒子的一舉一動,當她意識到兒子已半個身露出窗外,已趕不及救援。阿嬌到今天回想,指出:「我以為發夢,諗住一陣瞓醒無事,跟住『啪』一聲,原來唔係發夢,係真。」阿嬌跟女兒趕到樓下,悲慟不已。自那一天起,阿嬌經常擔心女兒及丈夫亦會離她而去,久不久便致電他們,外出經過高樓大廈亦不敢向上望,生怕有事發生。

今天的阿嬌 依然傷心

遭逢巨變,阿嬌的情緒也變得異常繃緊,連外出亦懼怕受歧視,亦不敢談及慘劇。她在家人支持下求醫,證實患創傷後壓力症(PTSD)、抑鬱症及焦慮症,需長期服藥。自此,她開始接觸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接受為期半年的哀傷輔導,慢慢走出悲痛,目前她更當上義工,以過來人的身份,為其他有相似經歷的人度過黑暗難捱的歲月。今天的阿嬌,依然傷心,仍需服藥控制病情,但她回想跟兒子第一次跑步,亦是唯一一次:「好深刻,好似係佢留畀你,要同佢講唔該晒,多謝陪住我,留畀我咁好嘅回憶。」

自殺者家屬最憎聽到:「節哀順變」、「過咗咁耐,忘記佢啦」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資深危機輔導員韋賽姬表示,自殺者家屬需要的只是一個陪伴在側的親友,惟不少人會說:「節哀順變」、「過咗咁耐,忘記佢啦」,甚至有人向失去伴侶的人表示:「咁後生,搵過第二個」,以上言論,不但令自殺者家屬更難受,他們更會因而抗拒與朋友交流,收起自己。韋賽姬指只需要讓家屬知道有人陪伴,並於必要時向專業人士求助,已經是對自殺者家屬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