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林正財談安老:居家、基層醫療、讓長者「好死」

撰文:羅卓敏
出版:更新:

高齡海嘯危機逼近、院舍服務良莠不齊、輪候時間過長等問題,近月再度掀起輸入外勞的討論。特首林鄭月娥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將於本月11日發表,行政會議成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接受《香港01》專訪,多次強調政策要「貼地」、配合長者意願,直言政策失衡令高比例的長者居於院舍。林正財提出三大安老政策方向,包括今年施政報告應先推行居家安老政策;將長者中心同時成為管理健康中心,改善基層醫療;並提出讓長者按意願「好死」,免受過多痛苦。他又認為,輸入外勞有逼切性,以解決社區及院舍照顧員不足問題,預料分階段輸入逾千名外勞。

本港正面對人口老化問題,安老服務成為社會關注議題之一。(資料圖片)

原為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的林正財,對長者事務有豐富經驗,先擔任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在今屆政府中更是從半個「政治素人」,一躍成為行政會議成員。

提及安老政策,社會討論或政府資源多側重於院舍服務,林正財認為是政策失衡及歷史因素造成,直言:「我確實覺得唔需要咁多,得6.8%長者住係院舍裡面。」

居家安老應是首要:「問十個,八個都想喺屋企住。」林正財認為,安老政策需要「貼地」,過去多次落區聆聽長者意願,提出三大安老政策方向,首先是居家安老服務政策。他直言,居家安老是不少長者的意願:「即使身體差,問十個,八個都想喺屋企住。」

林正財直言,居家安老是不少長者的意願:「即使身體差,問十個,八個都想係屋企住。」(鍾偉德攝)

現時社區照顧服務提供送飯、陪診等,林正財表示,長者的需要五花八門,並非傳統服務能提供:「可能只是門口前的一級樓梯,已經可以令他們難以下樓、睇唔到醫生,即使環境因素亦要幫佢解決。」

要居家安老 需要的服務眾多要讓長者居家安老,需要的服務眾多。林正財舉例,即使子女願意照顧長者,亦需要有休息、去旅行的時間,社區托管服務亦要到位;甚至整個城市亦需以小社區設計,長者難長時間步行,要短距離已設街市、長者中心等。

林正財指出,即使子女願意照顧長者,亦需要有休息、去旅行的時間,社區托管服務亦要到位。(鍾偉德攝)

今年六月、由他領導的安老事務委員發表的《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提出20個建議,其中不少與居家安老有關,林正財表示,認為今年施報告可以先做居家安老部分。

林正財直言,輸入外勞有逼切性,「香港無可能叻得過新加坡、澳門,甚至日本,佢地係全面靠輸入外勞解決前線(員工不足)的問題。」(鍾偉德攝)

長者最擔心健康變差 冀能推動醫社合作

除居家安老外,林正財表示,長者最擔心健康變差,惟本港忽視預防疾病的基層醫療;冀能於本屆政府內推動醫社合作,將近200間長者中心,同時成為管理健康中心,只需經特別培訓的護士、社工、物理治療師等,亦能處理量血壓、糖尿病、認知障礙症等健康管理。輸入外勞有逼切性

社區照顧服務、基層醫療等均需大量人手,林正財直言,輸入外勞有逼切性,「香港無可能叻得過新加坡、澳門,甚至日本,佢地係全面靠輸入外勞解決前線(員工不足)的問題。」

輸入外勞已與工會溝通 相信阻力不大林正財表示,澳門主要由菲律賓輸入外勞,先於當地培訓,再到澳門培訓,部分甚至是由菲律賓大學培訓出來的護士;他期望,香港於一至兩年內,能模仿澳門建立好培訓機制,分階段輸入逾千名外勞,而本港外傭來源之一的東南亞地區為考慮目標。林又表示,已與工會溝通,相信阻力不大。

林正財表示,曾遇80歲長者向他表示:「唔想衰收尾!」(資料圖片)

要讓長者「好死」 無痛楚地離開人世安老政策第大三方向是讓長者「好死」。林正財表示,曾遇80歲長者向他表示:「唔想衰收尾!」

「係香港死係好痛苦!」林正財解釋,老人院與醫院銜接差,亦無了解長者在「將老人家推嚟推去,喺醫院搶救一輪,你好啲又出返黎,過一段時間又入去……來來去去三至五次,先可以離開世界,而且發生喺最後個六個月裡面,嗰段時間對老人家同屋企人都好受苦。」

林正財表示,「好死」是按長者意願度過他人生最後階段,與家人溝通清楚,選擇是否插胃喉、進行心外壓、使用呼吸機等,盡量讓長者無痛楚地離開人世,惟當中牽涉法例的更改,料短時間內未能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