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澳門氣象局長掛風球靠電話「遙控」 港掛風球要簽名作實入密碼

撰文:羅俊文
出版:更新:

熱帶氣旋「天鴿」8月重創澳門,市民炮轟氣象局預報失誤,時任氣象局局長馮瑞權最終辭職,澳門廉署更發表報告指,懸掛8號風球時馮仍留在家中依靠電話及網絡遙控決策,前線人員無法得知考量標準。
一個電話便能決策談何容易,香港懸掛風球的程序複雜得多。在「天鴿」準備襲港那刻,香港天文台台長和各助理台長已要徹夜未眠指揮大局,分析衛星及雷達圖像判斷「天鴿」的位置和強度、移動路徑和強度變化,在考慮種種因素後,再需經天文台台長簽署文件及於電腦輸入密碼,十號颶風信號才可發出。

澳門廉署表示,澳門氣像局局長馮瑞權依賴個人判斷掛風球。(資料圖片/澳門蓮花衛視Facebook直播截圖)

今年8月「天鴿」襲澳造成10死逾200傷,外界質疑氣象局太遲懸掛8號風球,澳門廉署就此調查,並發表報告指,報告稱氣象局預測颱風及懸掛風球時,依賴前局長馮瑞權的個人判斷;非辦公時間考慮懸掛3號甚至8號風球時,氣象局領導只留在家中依靠電話及網絡遙控決策,前線人員無法得知考量標準,直言氣象局領導有「主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雖廉署發表有關報告,惟馮瑞權已退休,當局難以追究或作任何起訴。

天鴿在澳門造成極大破壞。(資料圖片)

台長及各助理台長徹夜不眠指揮大局

香港天文台要掛風球,非一個電話便可做到。翻查天文台的隨筆,「天鴿」襲港那天,天氣預測總部,台長和各助理台長均徹夜未眠指揮大局,各職級的同事分工合作,有些不停分析衛星及雷達圖像判斷「天鴿」的位置和強度,仔細研究不同資料以預測「天鴿」的移動路徑和強度變化;有些職員負責計算「天鴿」帶來的風暴潮的高度,皆因當日適逢天文大潮,細心評估疊加起來的海水升幅。

天文台預料今晚低窪地區現輕微水浸。(羅君豪攝/資料圖片)

「天鴿」當日早上愈行愈近香港,位於廣東沿岸及本港的自動氣象站顯示風勢愈來愈大,天氣預測總部考慮了「天鴿」的強度、路徑及種種氣象因素,在天文台台長簽署文件及於電腦輸入密碼後,十號颶風信號在上午9時10分發出,那次是自2012年韋森特以來的另一次十號風球。香港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早前接受訪問時表示,每逢有颱風來襲,岑都可能要不眠不休「坐陣」尖沙咀天文台總部作出決策。

有專人與各部溝通及回答市民查詢
此外,預測總部亦有專人與各政府部門緊密溝通或回答市民有關風暴的查詢,負責出鏡的職員則每小時向傳媒作簡報,講解最新風暴消息。除了在預測總部,亦有一些職員如雷達機械師須要在不同地方工作,確保雷達、潮汐測量站和各種觀測系統在惡劣天氣下保持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