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討論未來5年公屋落成量 議員倡用私樓地建公屋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日(4日)下午開會,討論未來5年公屋的落成量。會議上多名議員提出,現時輪候公屋時間冗長,政府應將市建局重建用地、地鐵上蓋及部分私樓撥作興建公營房屋,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應耀康指,發展局於2011年起,已將13幅預留用作興建私樓的土地,撥作興建公屋,但未有進一步表明土地位置等資料。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日(4日)下午開會,討論未來5年公屋建屋目標。(資料圖片)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2017-18至2021-22年度公屋興建量,料公屋未來5年的單位落成量只有約7.5萬個、資助出售單位則有2.51萬個,兩者按比例都較長策目標低。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蘇偉文表示,預料下月會公布未來10年的建屋目標,強調現時的關鍵仍是土地供應。

立法會議員柯創盛提出每年私樓供應均超過預期,可將部分土地撥建公屋。(資料圖片)

會議上多名議員指未來公屋供應未能追上《長遠房屋策略》的目標,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表示,政府已將可行性研究、設計及地區諮詢一併進行,冀能加快建屋程序,惟一般而言,如將「生地」發展成「熟地」,現時發展時間最少為7年。

多位議員建議增加公屋地

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認為,現時私樓供應均超出預期,建議政府應將部分的私樓用地撥作興建公屋;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胡志偉就建議政府將市建局收作重建的土地,用作興建公屋。

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應耀康回應指,政府累積多年公屋供求失衡的問題,需一段時間追回,此外,發展局自2011年起有13幅預留興建私樓的土地,改撥作興建公屋,未來會繼續努力,研究平衡公屋、私樓的需求之餘,將私樓地興建公屋增加供應。

另外,亦有多名議員追問政府有意擴展綠置居計劃。街工梁耀忠批評,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難以解決房屋問題,更繞過房委會便決定恆常化計劃。工黨張超雄亦指,政府的做法令房委會淪為橡皮圖章,在房委會未檢討綠置居之際,已決定要恆常化措施。蘇偉文則指,綠置居只是讓公屋住戶有機會置業,並非剝奪公屋輪候人士上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