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新校長】張翔「隱身衣」不是夢 學者指造費貴 性價比低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美藉華裔科學家張翔被指為唯一港大校長人選,消息傳出後,有網民對其「隱身衣」發明感興趣。科大物理學系教授楊志宇稱,該納米物料利用光學原理,控制光的折射,令受物料包圍的東西在視覺上猶如「隱形」;但是楊指若將物料製成「隱身衣」,費用或遠超過美金百萬元,但實用性欠奉。

張翔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機械工業系教授。(YouTube片段截圖)

張翔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Ernest S. Kuh講座教授,其研發的納米物料,早於2008年獲美國《時代》雜誌列為十大科學發現。根據外國及內地傳媒報道,研究在兩年前已再有推進,將物料變得更輕型。

他當時設計出一件超級迷你、厚度僅80納米的「隱身衣」,由一片片不同大小、猶如磚塊似的金納米天線(nanoantennas)組成,可包著僅1,300平方微米大的三維物體,但相信有潛力擴大面積。

穿上身「啤酒肚」變「六嚿」腹肌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物料除可做隱形效果,原理上更可將平面的物件轉為立體,或可改變形狀,如可以植入恤衫,將穿衣者的「啤酒肚」看似為「六嚿」腹肌。

近期網上一條展示隱身衣的片段瘋傳,央視(CCTV)指影片是通過後期摳像技術(Chroma Key)合成。(短片截圖)

科大物理系教授:控制光線折射猶如透明​

科大物理學系教授楊志宇接受《香港01》查詢時表示,該金納米天線其實是利用光學的原理。他指,一般情況下,當光線投向一件物件時會產生折射,而該物料就可以控制折射的方向,「要佢點轉就點轉」,令視覺上物件猶如透明,只看到物件後的東西。

楊志宇指,張翔在科學上證明如何在結構上做得到一件「隱身衣」,但若要製成可供穿着的尺寸,就尚未做到。他又指,物料的面積比塵粒還要細小,在製造上不論時間或金錢都是首要難題,「就好似將一粒粒細過塵嘅嘢再組合埋一齊,你諗吓要幾耐時間?一粒塵都要幾萬蚊!」

他估計,若然「隱身衣」成真,料須美金過百萬元,他亦質疑實用性有幾高,「印完可以做咩?都無任何嘅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