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心首翻新 大堂增設16張藝術座椅 化身公共空間兼表演場地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啟用至今已近29年的尖沙嘴香港文化中心,直至前年才首次進行翻新工程,耗近兩年時間已大致完成。翻新工程後,文化中心擴展室內公共空間,大堂增設16張座椅讓路過的市民可休息,天花經改良的吊燈更可隨音樂變化,每晚為市民帶來「免費表演」。
負責工程的建築師表示, 座椅可隨時移動組合,既有休息功能,亦可變成表演場地,更可以是一件藝術品。
康文署則指,現時文化中心不單是來觀看演出的人才可使用,任何人也可享受大堂空間,「輕鬆一吓。」

現時大堂中央擺放了16張座椅,可隨時移動,以騰出中央位置作表演。(鍾偉德攝)

裝修費高達1000萬

是次工程已大致完成,裝修費約一千萬元。提升中心內的公共空間是工程的元素之一。策劃翻新工程的建築師施琪珊(Ida)表示, 他們在中央擺放了16張座椅,可隨時移動,「可合併做4件,中間可表演,或分拆16件,每張可供人休息坐。」此外,座椅亦有線條設計,使座位變成藝術品。

康文署總經理(港九文化事務)朱靜嫻表示,新增的座位非常受歡迎。(鍾偉德攝)

四人座椅坐八人超預期

康文署總經理(港九文化事務)朱靜嫻表示,以往大堂只放4張梳化,每張只能坐2個人,「一般市民進來後,只能去餐廳或咖啡室坐。若要看表演,一般都會站在大堂等,夠鐘後才上表演廳。」她笑言這些座位「人氣高企」,本來預料一張可坐4人的椅子,使用率竟超出預期,「這些座位好受歡迎,有時見到一張椅有7至8人,即使是陌生人也可一同共用,是當初我們沒有想過的。」她希望,其空間可吸引更多市民入場,「你不一定要買票入場看節目,即使普通市民,任何人也可享受大堂空間,例如欣賞大吊燈、輕鬆一吓。」

改裝後的吊燈拆成3個,從不同角度觀賞時,會有不同形狀。(鍾偉德攝)

改裝吊燈 每晚可隨音樂變化

自文化中心1989年開館後,大堂吊燈一直沿用至今。朱靜嫻表示,原有吊燈的燈膽已難找到,加上非節能,故決定將吊燈循環再用,換上節能燈膽,並將吊燈由1個拆成3個。Ida則指出,這種設計可使公眾從不同角度抬頭觀賞時,吊燈會呈現不同形態。她又指,現時吊燈更可作燈光表演,為吊燈加入更多意義,「我們於吊燈加上其他燈泡,文化中心會現場播放兩首本地創作音樂,燈光會配合音樂變化。」表演時段由每晚6時起至10時半,每半小時一次,「為現有的東西做多一點,使大眾可以享用。」

朱靜嫻又指,現場音樂可隨節日變化,如聖誕、新年等會改播應節歌曲,「雖然遊人未必入場聽音樂,但都可聽到本地作家的音樂,都可接觸藝術。」

建築師Ida(左)及Billy(右)負責策劃是次工程。(鍾偉德攝)

對裝修嘈音零容忍 增加工程難度

是次工程分兩期進行,除了增設座位及改裝吊燈外,亦為廁所、大堂等進行裝修,此外,擺放單張的位置亦從新整理,場內的海報更改以LCD螢幕展示。

朱靜嫻表示,由於場地一直有人租用作表演,故不能製造太大嘈音,工程要避開大型節目,「文化中心對聲音要求好高,幾乎零容忍,例如管弦樂團彩排,你鑽一口釘也不可,很敏感。」加上文化中心一直有人出入,他們不希望裝修期間猶如走進了「工地」,故是次裝修不涉及建築結構,工程亦要分階段進行,「如果封館裝修,大約可節省一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