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稱大灣區助突破香港發展樽頸位 兩英國名校籌劃區內建校

撰文:彭毅詩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接受《經濟日報》專訪,她指出,土地不足是香港未來發展最顯而易見的樽頸位,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則有助突破局限,又提及發展教育等三項產業,透露兩間英國名校正籌劃在大灣區興建寄宿學校。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由特首林鄭月娥親自拍板成立。(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林鄭在訪問中表示,香港三大優勢產業,包括醫療、教育和安老服務落戶大灣區,可方便港人、促進經濟和滿足內需。其中在醫療服務方面,林鄭指,即使港府已實施多項福利可攜至內地的措施,但都打破不了在內地工作或退休的港人對內地醫療不安心的心理障礙,笑言他們常說:「若到內地住,有事如果能即刻回港,有白車在口岸等我,便是最好。」她認為,如果大灣區設有香港水平、香港管理的醫療設施,更方便在內地居住或退休的人士。

談及教育產業,林鄭在訪問時指出,不少海外商會都反映,本港的國際學校不足成為海內外人才或投資者來港最大障礙之一,她認為,大灣區可彌補不足:「若有外地人才在港做創科、金融等工作,小朋友可能在佛山讀寄宿學校,只是周末回來,便解決到問題。」她透露,知悉有兩間英國名校,正籌劃在大灣區興建寄宿學校。

林鄭表示,習近平去年七一親自說,要求部委研究便利港人在內地工作和學習等措施,自此各界積極提出訴求,內地各部委亦加緊研究。(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訪問亦談及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的措施,林鄭表示,去年七一,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說,要求部委研究便利港人在內地工作和學習等措施,自此各界積極提出訴求,內地各部委亦加緊研究。林鄭透露,港澳辦更特設小組,梳理和集合各界要求,並分發到各部委或地方,分工研究,完成後交回港澳辦公布。

去年七一至今,已有6項措施先後推出,林鄭講述親身試搭內地高鐵的體驗,指只要用為港澳回鄉證特設的購票機,已可輕鬆購票和拿票,她大讚:「不必再排隊購票,真的很方便!」

林鄭在訪問中沒有透露日後推出的措施,但指港人和港商都提出多元措施,大至稅務安排、小至要求發放內地居民身份證,以方便獲得國民同等待遇等。她相信各項措施將陸續推出,「成熟一項推一項」,並指港府若收到要求,亦會與港澳辦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