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唇病人「還原靚靚」有法 聯合醫院引進新手術助病人說話更清晣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嬰孩呱呱落地的一刻,相信是不少父母人生最難忘的時刻之一,但香港每年約有80至100對父母,抱起的初生嬰兒是唇顎裂(俗稱兔唇)患者。雖然現時有各種手術協助患者改善說話能力及外觀,但傳統手術有一定潛在風險,可能增加患者氣道阻塞的機率。
聯合醫院自去年8月起引入新的面頰口腔瓣手術,減低風險之餘,更有效改善病人的說話能力。聯合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廖思維指,目前已有3位病人接受新手術,病人說話重鼻音和漏氣問題有明顯改善。

現時的唇顎裂病人中,約有一成至兩成人有顎咽閉合不全的情況,當中4至5%的病人屬嚴重個案,引致顎咽閉合不全,患者的外觀如嘴唇、牙齒及鼻形有缺陷之餘,進食、呼吸以及說話能力都會受到影響。隨年齡增長,兔唇患者要接受不同的手術,務求在發育階段及發育完成後能回復正常人生。

面對陸續有來的手術,陸先生指「無得擔心」,唯有按醫生的指示一步步助兒子康復。(陳倩婷攝)

慈父辭工照顧兔唇兒子

快將1歲的陸天佑小朋友在記者會上手舞足蹈,面對鏡頭時「自動波」甜笑,很難想像到他在3個月大時已接受了裂唇修補手術。抱着他受訪的爸爸陸先生指,他和太太在兒子出世那刻才得知患兔唇,太太在產房甚至不敢抱起兒子,夫婦其後發現陸先生的家族有兔唇病歷。陸先生現辭去工作照顧兒子,過程「係辛苦嘅,但大家一齊付出過」,太太現時的情緒亦穩定多了。

陸天佑小朋友接受唇裂修補手術(左)前與手術後(右)的比較。(聯合醫院提供照片)
林小姐(右)指手術有助改善外觀,媽媽林太則指女兒的自信心在手術後大大增加。(陳倩婷攝)

現年24歲的林小姐亦是唇顎裂患者,易有鼻塞及耳朵積水的問題,自出生以來她至少接受過10次手術,包括顎骨矯形、鼻整形手術等,她形容手術過程辛苦,特別是矯正牙齒的過程時,要加一個箍和粗橡筋在牙齒間,長期刮傷面頰內側,但「無辦法都唯有堅持」。

新技術改用面頰內側肌肉 減阻塞氣道風險

嚴重的兔唇患者引致的顎咽閉合不全,患者的軟顎過短或無力,口腔和鼻腔中間形成通氣位,病人說話時會有重鼻音及漏氣的情況;過往要治療嚴重個案,一般會進行咽瓣手術,即在喉嚨位置起出一塊肌肉瓣,連接至軟顎位置協助閉合,但肌肉瓣長期阻擋氣道,增加氣道阻塞或患上睡眠窒息症的風險,亦會令鼻腔分泌物積聚。

新技術以面頰內側的肌肉瓣,代替以往在喉嚨位置起出肌肉瓣,延長患者的軟顎幫助閉合。(聯合醫院提供照片)
(左起)聯合醫院耳鼻喉科副部門主管顧家銘、聯合醫院外科副顧問醫生廖思維及聯合醫院牙科及口腔頷面外科部門主管馮少聰醫生,介紹最新的唇顎裂手術技術。(陳倩婷攝)

做新手術 疤痕不會外露

聯合醫院自2017年5月引入面頰口腔瓣手術,從以往起出喉嚨肌肉瓣,改為在面頰內側起出一塊肌肉瓣,縫接至軟顎,將軟顎延長兩至三倍幫助閉合,減低阻塞風險之餘,手術疤痕亦不會外露,而縫接的肌肉瓣亦能在患者發育期間生長。廖思維醫生指,引入新技術至今有3名病人完成手術,病人年齡介乎6歲至20歲,全部患者的咬字、鼻音、面部戚動等情況都有改善,患者在術後需接受3至6個月的言語治療。他指今年內至少4至5位病人排期接受此手術,由於公立醫院的輪候需時,他預料目前手術排期約需半年。

廖思維(右)預料將有更多唇顎裂嚴重個案的患者,能受惠於新的面頰口腔瓣手術。(陳倩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