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爆滿】前線醫護批政府從沒規劃人手 自嘲三千元任做

撰文:蕭輝浩 簡浩德 張美蘭 黃卓然
出版:更新:

政府較早前公布,會於2016/17年度正式削減公立醫院撥款,令人不禁質疑,香港公共醫療,是否真的有如此餘裕?
資源短缺,病房爆滿,到達嚴峻的警界線,最辛苦的除了病患,便是一班醫護人員。在繁忙工作背後,讓我們聽聽一班埋頭苦幹的醫生及護士,訴說他們的實況。

黃任匡醫生(吳鍾坤攝)

黃任匡2006年醫科畢業後,加入公立醫院內科。他每周工作70至80小時,每日看約50名門診及住院病人,做4至5個手術,且要候召(on call)回醫院處理緊急個案。公院醫生無標準工時,他們常自嘲「3000元任做」,意指每月不論接到多少次 call,劃一獲3000元津貼。

批政府短視 醫生人手時加時減無規劃

行醫約10年,黃任匡見證公營醫療系統的千瘡百孔。他說病床不足只是問題的冰山一角,「病床相對易解決,加上醫護人手及其他資源分配,情況不止咁簡單」。

他批評政府對醫療服務短視,令困局難解。以人手規劃為例,2003年經濟不景,醫管局即決定減少聘請醫生,如今人手短缺,醫管局又增加醫科生名額至每年逾400人,較十年前增幅一倍,質疑這樣短期內「又加又減」,反映出根本無長遠規劃,「難道政府沒有數據在手,不能預計人手、人口老化這些情況?」

他稱,曾有心臟病病人因醫護人手等原因,未能及時通波仔,須先用藥控制及輪候半年,病人等不到做手術已去世,不忿病人要受這種對待。

黃麒馨已在公立醫院當了7年護士。(吳鍾坤攝)

ICU護士:20日補假未放

「這麼多年來,情況從來沒有改善過。」於公立醫院工作7年的護士黃麒馨曾於內科、隔離病房工作,現時為深切治療部護士。深切治療部(ICU)有病床數目限制,流感高峰期不會如內科般無限加床,但也人手緊絀。ICU病人本來需要一對一的照顧,但人手不足下,有時護士要同時照顧2名病人。同事亦累積大量補假未能放,她自己單是補假,已累積約20日,感到非常疲累。

人手問題亦導致同僚經驗不足,不少新畢業護士被安排在ICU工作,她自己在ICU僅3年經驗,已擔當中層角色,曾試過當值期間有一半以上的護士都是新畢業護士,並形容這對護士及病人也不公平。

對於多年來,政府都沒有作長遠人手規劃,感到憤怒及灰心,「見多人手就殺護士學校,見不夠人又重開」。瑪嘉烈醫院外科病房工作8年的護士黃先生說,護士上班時間「忙到無得飲水、又無得小便」情況十分常見。除了「無上限」加床,病人轉往療養院的輪候時間愈來愈長亦是加重病房壓力的原因。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