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遺失七旬病人肺組織樣本

撰文:張美蘭
出版:更新:

瑪麗醫院發生遺失病人組織樣本的事故。一名70歲男病人本周三(4月13日)在該院完成肺組織抽取後,一度心臟停頓。醫生診斷他出現罕有的「血管氣體栓塞」併發症。 病人急救後送深切治療部觀察。不過, 醫護人員卻未能找回病人已抽取的肺組織樣本,懷疑於急救或轉移病人期間遺失。院方將成立委員會調查事件,8星期內交報告,並向病人致歉。

瑪麗醫院發生遺失病人化驗樣本事件。(張美蘭攝)

港島西醫院聯網發言人證實,該病人於4月12日由葛量洪醫院的醫生解釋有關程序的風險及併發症,病人同意進行程序並簽署同意書。

翌日(13日)早上,醫生在瑪麗醫院放射診斷科,為病人抽取肺部組織樣本。程序完成後,病人突然心跳減慢,醫生即時在電腦掃描中診斷病人出現罕見的「血管氣體栓塞」併發症。此併發症出現機率約為0.07%。病人及後心臟一度停頓,醫護人員立即為他進行急救。病人現時在深切治療部留醫,情況有所改善。在病人轉送往深切治療部之後,職員未能在放射科的診症室尋獲病人的肺部組織樣本,懷疑於急救或轉移病人期間遺失。

疑在急救或轉移期間遺失

發言人表示,十分關注肺部組織樣本遺失事件,已於事發當日透過「早期事故通報系統」,向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作出匯報,並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遺失樣本事發經過及成因。預計報告於8星期內完成,呈交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醫院已於4月14日向病人家屬解釋事件及致歉,會繼續和病人家屬保持密切聯繫,提供所需協助。

醫生:「抽針」不算高風險

心胸外科專科醫生黃鴻亮表示,因抽取肺組織而出現「血管氣體栓塞」的情況非常罕有,他行醫十多年也未遇過類似情況。

黃鴻亮表示,抽取肺組織(俗稱抽針)主要有兩個方法,第一是利用內窺鏡,經支氣管抽取;第二是以電腦掃描導航及鎖定要抽取組織的位置,經皮膚把針頭刺進肺部取組織。兩種方法都需要為病人局部麻醉,但不算高風險程序。

對於該病人懷疑患癌,事件或令病人多捱一次抽針程序作診斷。黃鴻亮稱,今次事件或多或少延誤病人診治,但指假如屬早期肺癌,6至8星期內不會對病情有太大影響。病人應何時安排抽肺組織,要視乎病人康復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