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泉澳邨潮濕鋅盤「漚菇」解謎?專家證為黑木耳:持續發酵一年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春天潮濕,易令牆身或木門發霉發黑,甚至菇菌滋長。
《香港01》昨日報道,沙田水泉澳邨有單位的廚櫃,因當地天氣潮濕,鋅盤底部「漚出」大量菇類。真菌學專家鄧銘澤接受《香港01》記者訪問時分析,料該鋅盤底部出現的菇類,屬可食用的「黑木耳」。
他指出,「黑本耳」一般生長於極度潮濕環境及爛木上,屬常見品種,但形容在家居情況大規模出現屬罕見,相信已潛藏及發酵一年。他認為只有更換受影響木櫃的木材,才可杜絕後患。

有水泉澳邨的居民顯示其廚房內鋅盤下的情況,當中佈滿一層一層的「菇類」,狀甚恐怖,據知「每10日8日再生出新菇。」(居民提供圖片)

木料防腐差利菌絲發酵

有沙田水泉澳邨居民向《香港01》報料,稱由2月起發現廚櫃內鋅盤底部「種出」一層層菇。該名居民透露,雖然已不斷移除菇群,但每隔10日,就會再生長,感到十分困擾。

真菌學專家、浸大國際學院講師鄧銘澤看過居民提供的相片後分析,相信菇類為無毒的「木耳屬」,品種為常見的「黑木耳」,「種子」可隨風飄揚,一般多生長在長期潮濕、爛木及骯髒環境下。鄧認為,若木料的防腐功能差或置於上述環境下,就會有利菌絲發酵「落地生根」,「攻佔」整個木頭,不斷「結果」長出菇群。

真菌專家認為,雖該菇品種為黑木耳,但由於所生長的木料或已受污染,或含毒素,故不宜食用。(視覺中國/居民提供)

黑木耳雖可食用   但廚櫃木料恐受污染或含毒素

他認為,今次大規模在家居出現屬罕見,「一般係木質嘅邊位長出幾隻菇,呢個咁大規模,估計菌絲依家已偏佈成個地方。成個木要欄晒,啲菌周圍生長,先可以不斷蔓延。」他認為,只有更換受影響部份或整個移除,才能杜絕根源。

他又提醒市民,雖然黑木耳為可食用,但切勿貪玩試食,因為木料若受污染,例如有噴過殺蟲及防腐劑等,長出的菇或含毒素,會引致食物中毒。

真菌學專家、浸大國際學院講師鄧銘澤分析,相信個案的菇群為「黑木耳」,而一般「黑本耳」無毒,屬常見品種。(資料圖片)
詹濟南建議在潮濕天氣下,市民可在木料上噴乾燥劑或掃上防水油,減低滋長真菌機會。(資料圖片)

詹濟南:18年驗樓只見過數次
資深驗樓師詹濟南表示,18年驗樓經驗中,只遇過幾次此類情況,並非常見。他表示,一般開採後原始木材需要經過去濕處理,令濕度僅維持只有8%至12%;亦要加上底油及防蟲油等,做好防腐工作。不過,他指,不排除有部份原材料在開採時已含真菌孢子,一旦未做好防腐工序,在潮濕環境下就會長滿菇群。他建議在潮濕天氣下,市民可在木料上噴乾燥劑或掃上防水油,杜漸防微。

電車木窗框長出兩隻菇,惹來網民熱烈討論。(「西環變幻時」facebook專頁圖片)

在潮濕天氣,木料長出菇菌非首次。2016年4月中,有市民發現電車木窗框長出兩隻菇,亦有家居廁所洗手盤長出貌似花朵的菌類,當時引起不少網民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