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燈公司第三代傳人:生意可遇不可求 清拆維修招牌反成主業

撰文:羅卓敏
出版:更新:

曾經是本港街道特色風光旳霓虹招牌,惟政府收緊監管後,不少霓虹燈招牌難逃清拆命運。有逾50年歷史的本地製造霓虹燈公司,由第三代傳人接手,憶述當年沒有電腦的年代,要用「牛油紙加螢光油」向客戶模擬霓虹燈效果、利用投影機放大字樣等製作趣事,直言現時霓虹燈生意「可遇不可求」。
他更指,清拆維修招牌及出租LED顯示屏,成為企業主要業務之一,轉型已是不能逃避的現實;而甚至霓虹光管的工會,亦要改名以應對時代巨輪的轉變。

霓虹招牌逐漸式微,溢記光管第三代傳人陳耀昌表示,企業轉型是不能避免的現實,現時業務包括出租宣傳車、LED顯示屏車等。(梁鵬威攝)

大招牌乃信心保證

擁有逾50年歷史的溢記光管成立於1965年,正於霓虹燈最輝煌的時代,溢記光管第三代傳人陳耀昌表示,80年代初開始興旺,全盛時期可以養活20個師傅,同一時間可能製作十多個置於彌敦道街道兩旁的招牌。

霓虹燈曾標誌著本港的光輝歲月,而霓虹招牌不但用來識別店舖,更盛載當年白手興家商人的心願。陳耀昌表示,對當年的人而言,愈大型的招牌代表信心的保證,亦期望招牌能一直沿用下去,代表後人將生意承傳。

霓虹燈曾標誌著本港的光輝歲月,而招牌不但用來識別店舖,更盛載當年白手興家商人、將生意傳承下去的心願。(梁鵬威攝)
陳耀昌手中的「放圖紙」有約20年歷史,一張為製作承托霓虹燈的鐵字,另一張則用於屈曲霓虹光管。(梁鵬威攝)

霓虹燈是陳耀昌家族生意,他笑直言,自小生活便離不開霓虹燈,不但跟隨父親觀察師傅維修、安裝霓虹燈,甚至5歲多便開始幫忙「放圖」,笑言是小朋友遊戲。他直言,由於當時無電腦:「無得撳個掣,幅圖就出嚟!」

何謂放圖?陳耀昌表示,當時製作一個霓虹燈招牌涉多個步驟,首先要找書法家題字,然後再利用幻燈片,將文字投放至牆上放大,再將紙放於牆上再臨摹字的外型,一張為製作承托霓虹燈的鐵字,另一張則用於屈曲霓虹光管。

他表示,生意最好的時候,同時製作幾個招牌,放圖的程序便已經需要一星期。

當時未有利用PowerPoint推銷,陳耀昌表示,以前利用牛油紙並畫上霓虹燈形狀,再置於燈盤上,便讓客人初步了解招牌效果。(梁鵬威攝)

每月僅一至兩宗訂單

當時未有利用PowerPoint推銷,如何向客戶示範霓虹燈效果?陳耀昌直言,現時有3D技術、立體顯影等方法摸擬著燈效果,以前則簡單得多,利用牛油紙在上畫上霓虹燈形狀,再置於燈盤上,便讓客人初步了解招牌效果。

隨科技進步、LED燈出現,霓虹燈逐漸消失於時代巨輪之中,陳耀昌直言,霓虹燈不能支持公司的日常運作,甚至形容霓虹燈生意「真喺可遇不可求」,由從前酒樓、麻雀館訂造招牌,至今每個月約有一至兩宗、小型室內霓虹燈裝置的訂單。

陳耀昌表示,推出霓虹燈藝術裝置是延續工藝的方法之一。(梁鵬威攝)

轉型不可避免  

霓虹燈生意減少,霓虹燈業界何去何從?作為家族生意的第三代傳人,陳耀昌表示,推出霓虹燈藝術裝置是延續工藝的方法之一,而不少當舖仍保留使用霓虹燈招牌,笑指:「以前的思想,喺壞咗就要整返」,現時需要保養維修霓虹燈招牌的當舖約有30至40間:「好多老客戶都經歷三代變遷,如果無我哋繼續維修,呢樣嘢(霓虹燈招牌)就會消失。」

然而要讓家族生意得以繼續,企業轉型是不能避免的現實,陳耀昌表示,現時業務包括出租宣傳車、LED顯示屏車等,而清拆霓虹燈招牌亦是其一;對此他直言感到可惜,但認為要因應時代作出變化,曾在清拆一麻雀館十三么招牌時,特意保留九索,九萬、九筒等部分,冀將來可用於展覽或保育。

勞聯總幹事朱育青表示,招牌管制必然要做,即使文化保育亦要符合法例。(梁鵬威攝)

工會改名配合時代發展

除霓虹燈公司外,霓虹燈工會亦要面對時代的轉變,港九勞工社團聯會(勞聯)下的霓虹光管廣告從業員會於1994年成立,勞聯總幹事朱育青表示,業內人士漸少,因此面對時代的發展,亦改名至「霓虹招牌及燈箱廣告從業員協會」。

政府自2010年全面實施「小型工程監管制度」,規管外牆招牌後,不少具有歷史的霓虹燈招牌相繼被逼清拆,朱育青認為招牌管制必然要做,即使文化保育亦要符合法例,感到可惜,但直言:「歷史唔喺我哋單方面可以控制。」他又表示,工會早前邀請老行家講述行內歷史,以筆錄保留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