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齒不清或現「小中風」 早求醫減七成危機

撰文:張善彤
出版:更新:

面部肌肉無力、四肢麻痺、口齒不清是中風常見徵兆,其實中風是可「大」可「小」。小中風,是出現大中風的警號,兩者病徵相似,但前者維持時間較短,容易被患者忽略。假如錯過治療「小中風」黃金期,可導致腦神經系統永久受損。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有份參與的全球研究發現,「小中風」病人若把握病徵出現的24小時內,及早接受評估和治療,3個月出現嚴重中風的風險有望降低70%。

左起:中大醫學院腦神經科主任黃家星、陳女士、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蘇藹欣,呼籲市民留意小中風病徵。(張善彤攝)

「刷牙時牙刷無法對準口腔、搽眼霜又搽到臉頰上,當時不以為然。」現年62歲的陳女士憶述,2010年1月某日起床感到身體不妥,其後陳的兒子發現她臉部表情有異,「他見到我有一邊臉歪了,懷疑我中風,但我一直有服降血壓藥,飲食一向清淡,所以不認為是中風。」她隨時到診所求醫,醫生發現她不但臉歪,雙手更出現無力狀況,同日轉介至威爾斯親王醫院,並確診患上「小中風」。經過藥物治療後,她雖然仍有口齒不清,但6年間未有出現嚴重中風。她慶幸自己當時及早求醫。

每年3000宗「小中風」 30%演變「大中風」

短暫性腦缺血(TIA) 俗稱「小中風」,是由於腦血管暫時堵塞所致,徵狀與中風相似,但維持時間較短,一般只維持數分鐘或數小時。本港平均每年超過3000名TIA或輕度中風患者到公立醫院求醫。根據過往研究,TIA患者中,有20至30%日後出現更嚴重的中風,其中5%於一周內出現;12%三個月內出現。嚴重中風患者當中,15%曾有「小中風」病史。

黃金24小時 降7成中風風險

中大參與的一項全球性研究,於2009年至2011年進行,21個國家共61間專門治療和診斷TIA患者的專科中心參與。研究分析了4789名TIA患者,在病發後24小時內得到醫生評估並接受藥物治療。結果發現,TIA病人於病發起3個月內,出現嚴重中風的風險為3.7%,較以往有12%病發,風險減低近7成。

俗稱「小中風」的短暫性腦缺血,可令腦血管堵塞,患者會出現面癱、口齒不清等徵狀。(張善彤攝)
蘇藹欣表示,若「小中風」患者沒及時獲治療,當中的三成患者日後可嚴重的中風問題。(張善彤攝)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兼中風服務部門主管蘇藹欣指出,「小中風」病徵維持時間一般較短,病人可能會不以為然,部分病人求醫時症狀已消失。蘇說:「小中風是出現嚴重中風的警號,發病時可導致腦神經系統永久受損,甚至致命。」蘇又指,市民難以自行分辨「小中風」和「大中風」,因此當出現中風徵狀時,應立即求醫。

威院2012年成立本港第一所「小中風」診所,優先為懷疑「小中風」及輕微中風的病人進行檢查和治療。蘇醫生指出,每年經診所分流後,約3成「小中風」患者需入院治療,其餘會轉介到其他門診及健康院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