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大辯論月底展開 綠色和平倡棕地、粉嶺高球場優先發展

撰文:王潔恩
出版:更新: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提出18個未來土地發展選項,並於4月26日起展開為期5個月的「土地大辯論」當中發展郊野公園、填海等引起環保團體反對。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認為,香港並非缺地,不少土地未有妥善使用,包括棕地及粉嶺高球場,故不應將選項量化,又指即使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樓價亦會不斷上升。
他建議,政府應先發展棕地及高球場,而非開拓不可逆轉的土地資源,「政府根本都無做好個餅,甚至將餅做爛,規模不好,即使覓地也會令爛餅越做越大,越做越貴。」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認為,香港土地問題源於規劃有誤。(王潔恩攝)

重點非覓地 應先改善規劃

政府多次強調,香港土地供應短缺,又稱房屋問題源於社會缺乏開拓土地來源的共識。然而,朱江卻認為香港並非缺地,而是規劃出現問題,「棕土,特別新界上的土地規劃……根本未規劃好,市區重建插香般起樓,而且不是興建公營房屋。」

他又指,過去政府營造錯覺,令市民以為只要在「大辯論」中剔出選項,便可有望「上車」。但他認為即使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樓價亦會不斷上升,而過去有不少研究指出,香港樓價受熱錢流入影響,他反問:「政府增加土地供應,是要滿足投資者需求,還是市民需求?」

1,300公頃的棕地,按照新發展區的規模,料可興建17.9萬至35.6萬伙。(資料圖片)

質疑政府縱容違例發展

雖然綠色和平強調,香港土地問題非覓地可解決,但面對未來「大辯論」的18個選項,朱江坦言亦要選擇。「我們認為選項可一分為二,第一類是不可逆轉的天然資源,即郊野公園、填海及農地;第二類是其餘土地類別,如棕地、鄉村式發展用地、私人遊樂場地等。」

他又指,現時棕地有逾1,000公頃,但仍有約700公頃未納入發展區內,加上不少棕地涉及犯法商業活動,如電子廢料拆解場等,質疑政府為何縱容相關發展。

在欠缺建屋用地之時,社會有聲音希望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興建房屋。(資料圖片)

粉嶺高球場為熟地

他又指,現時發展粉嶺高球場的民意高漲,若政府一直強調「大辯論」,理應「順應民意」。他坦言:「如果香港房屋需要排在首位,香港是否需要咁多私人會所?」

過去高球場及政府文件曾指出,球場內有不少古樹,他認為上述理由不應妨礙房屋發展,「古樹位置可以不起樓,規劃上一定可以解決……我們不是針對剷走古樹。」他又指,高球場附近有不少新發展區,相對郊野公園的「生地」,發展年期可能超過30年,故高球場的發展空間更大。

填海屬中長期土地供應。(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預計填海、發展農地及郊野公園為「熱門」選項

他指出,政府過去不斷「力銷」部份選項,預計填海、發展農地及郊野公園均為「熱門」選項。他指出,政府一直提倡「先易後難」的發展模式,惟填海成本高且需時長,雖然不用處理土地業權問題,但難以短期解決劏房等住屋問題。他批評:「最快做到的棕地、高球場又唔做!有時候我都睇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