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棄我取 工廈零食店轉攻劏舖死場 每月營業額30萬

撰文:盧振威 陳嘉碧
出版:更新:

在工廈扎根,主打零售零食及飲品的小店水晶屋,近年轉戰劏場,早前在尖沙嘴首都廣場連租二十八個舖位後,近月又看中荃灣另一劏場地皇廣場,一口氣租下十三間舖,每月營業額達三十萬元。創辦人坦言,雖然劏場租金貴過工廈,但只要劏場符合某個特點,人流就比工廈更瘋狂。

水晶屋創辦人張乙家表示,現時地皇廣場租了13間劏舖,租金接近4萬元,但相信商場帶來額外的人流,拉勻商場租金或更優惠。(羅國輝攝)

原本在工廈售賣零食及飲品的水晶屋,創辦人張乙家接受訪問時指出,發現劏場有勝過工廈的特點,「商場星期五、六、日會比較旺場,但工廈就星期六、日較為輸蝕,因沒有人上班,生意額會很差,加上工廈到晚上七時許八時就要關門了。」他指劏場的營業時間比較長,可以開晚一點外,還有週六日效應,在「拉長補短」下,劏場租金或更優惠,於是去年六月攻入劏場,選中尖沙嘴首都廣場。

地皇廣場設有美食廣場,能聚集人流。(羅國輝攝)

營運一段日子後,發現劏場有一大問題,「死場是沒有街外客,上來後見到沒有店舖營運,知道是死場,即使租死場租金或更平,但只能依靠自己原有客源,上來光顧的十個有九個都是自己人,沒有街外客。」

張乙家近月在荃灣大河道的地皇廣場開設第四家分店。

張乙家未有放棄,仍選擇有潛質的劏場,近月在荃灣大河道的地皇廣場開設第四家分店,「我們開業前有來看過這個場,這個商場和其他死場最大分別是,這兒有美食廣場,我們留意到有人流,客人進食後會上來借廁所,見到我們的店舖,就會有購物意慾。」

劉依庭稱,商場對租客更有宣傳上的支持。(羅國輝攝)

水晶屋另一創辦人劉依庭補充,該商場對租客更有宣傳上的支持,如地面的大廣告位,以及樓梯間的小型廣告位,只是象徵式收取每月百多元。

張乙家指出,發現劏場有勝過工廈的特點,「商場星期五、六、日會比較旺場,但工廈就星期六、日較為輸蝕。」(羅國輝攝)

張表示,現時在地皇廣場租了十三間劏舖,租金接近四萬元,雖然貴工廠大廈逾一倍,「租金較工廈貴少許,但收益會較好。」過去一個月已收支平衡,生意額達三十萬元,「零食毛利低,做一萬元生意只得二千元毛利,一日做一萬元生意僅夠交租及出糧,現時營業額每月大概三十萬元左右,毛利約為六萬元,扣掉三至四萬元租金,及兩名員工薪水,算是穩定吧,要再努力才有錢賺。」


他續稱,日後拓展其生意時,會考慮劏場或死場外,只要租金合乎他們預料的水平,就會開舖。

零食店於地皇廣場租下十三間舖,每月營業額達三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