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三成港人過去一年無閱讀印刷書 近三成人稱網上閱讀已夠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日前宣布,下學年起向全港公營中、小學,分別提供每年7萬元及4萬元經常津貼,以推廣閱讀。然而,香港整體閱讀書本風氣依然有待改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三成受訪市民在過去一年間,並無閱讀實體印刷書。同時,有近三成受訪者表示,「網上閱讀已足夠」是不閱讀印刷書的主要原因。
香港出版學會會長李家駒認為,香港作為現代化國際都會,相關無閱讀習慣的數字偏高。李家駒歡迎政府重推中小學閱讀津貼,但他同時強調,當局需擔當主動角色,從上而下提升市民的閱讀動機,讓推廣閱讀成為政府的「真命題」。

香港出版學會一項調查指,有31.2%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沒有閱讀實體印刷書。(資料圖片)

香港出版學會委託「新論壇」,在本年1月至3月透過電話方式訪問2,063名市民。調查結果顯示,有31.2%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一年沒有閱讀實體印刷書,而68.8%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年有閱讀實體書。調查機構表示,對比2016年及2017年的同類調查結果,上述兩項數字無太大差別。

在不閱讀的原因方面,有39.2%受訪者表示「一向都無閱讀習慣」,「無時間或工作太忙」有38.2%;而「網上閱讀已足夠,唔使睇」則有28.1%,相關比率較2017年的同類調查上升7.6個百分點。

李家駒表示,出版業界歡迎政府重推閱讀津貼。(鄺曉斌攝)

根據調查數據,在31至40歲年齡層的受訪者當中,有48.1%認為「網上閱讀已足夠」;其次為41至50歲,有39.3%表示認同。反觀一向被詬病熱衷瀏覽互聯網的年輕一輩,其認同比率反而較低。

在18歲或以下年齡層受訪者當中,只有14.8%認為「網上閱讀已足夠」,18歲至30歲受訪者當中則有30.3%。

至於文學小說繼續成為最多人閱讀的書籍,佔26.3%;其次則是保健養生和烹飪,佔16%;人文歷史時事政治類書籍排第三,佔15.9%。

(左起)黃岳永、陳呂令意、李家駒、陳志輝。(鄺曉斌攝)

李家駒認為,調查清晰反映本港社會實況,18歲或以下的受訪者仍是求學階段,學校內通常會要求及推動學生閱讀印刷書本;當他們就業後,則會減少閱讀印刷書本,因此會出現「無時間或工作太忙」、「網上閱讀已足夠,唔使睇」等在調查結果中反映的原因。

對於政府重推中小學閱讀津貼,李家駒指出版業界歡迎有關措施,直言對政府「寄予厚望」。他解釋,政府在2016年撤銷閱讀津貼,現時重推能帶出鼓勵閱讀、閱讀從教育開始的訊息:「當然(津貼額)再加多啲就更加好啦,可以表示到有更大決心。」

陳呂令意認為,現時小學的功課量太多,建議當局應循此方面研究,給予學生有更多閱讀空間。(鄺曉斌攝)

在推動閱讀文化方面,李家駒指出,近年網上閱讀的市民比例明顯上升,每日網上閱讀中位數由去年1小時,上升至本年的2小時。他建議,政府應提供誘因與資助,為業界培訓人才,協助出版界迎接網上及電子閱讀潮流。

曾任中學校長的港大教育學院教育領導研究中心講師陳呂令意認為,據其觀察,很多小學生對閱讀書本十分著迷,但無奈現時小學的功課量太多,建議當局應循此方面研究,給予學生有更多閱讀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