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機助殘疾學生「再起步」 咖啡室培訓營銷技巧走出一片天

撰文:李慧妍
出版:更新:

外貌平平的學校,一條長長的走廊只要安裝天花吊機,已可助長期臥床的罕見病患者,走出人生「第一步」。
太平山扶輪社捐贈30萬元予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在學校走廊裝置環迴式天花吊機,幫助肢體殘疾學生進行復康運動,有自小無法走路的學生,在吊機的輔助下,終可以自己的力量步行,箇中感受難以用筆墨形容,「沒有想過可以行路,第一次行到好開心。」
學校亦在捐助下新設咖啡培訓平台,助學生日復日練習終能衝破障礙,熟練地沖出一杯咖啡,「我無諗過自己可以沖到一杯香濃咖啡。」

陳敏慧使用走廊的天花吊機,已能自行從輪椅站立,綁好安全裝備後,緩慢步行訓練雙腿力量等。(張浩維攝)

現時全港患有罕見疾病、多巴胺缺乏症的患者不足十人,20歲的陳敏慧是其中一個。她從小長期臥床,連食飯、吞食也做不到,正常不消一分鐘走完的學校走廊,對她而言是攀不上的絕璧。她直至11歲確診病症並服藥,配合物理治療,她的腿部肌肉力量才逐漸改善。

天花吊機助步行:第一次行好開心

敏慧於2008年入學,過往只能在物理治療室作訓練,室內環境侷促、空間狹窄,難以更好行走。學校於去年10月獲捐助,耗16萬元安裝兩部吊機,分別位於一樓的環迴走廊,長達76米,及在物理治療部。平日以輪椅代步的敏慧,自此用天花吊機能訓練平衡力,每周使用2次、約半小時,雖然總是走得「大汗滴細汗」,但回想起首次站立緩慢步行,偶然會失平衡跌倒,她仍感到興奮:「小時候沒有想過可以行路,第一次行到好開心。」

回想起首次站立步行,陳敏慧興奮說:「沒有想過可以行路,第一次行到好開心。」(張浩維攝)

校內現有兩名物理治療師,會陪伴學生使用吊機,物理治療師黎德偉表示,吊機有助承托學生體重,減輕下肢負荷,以集中改善步姿和步速,同時可訓練站立。校長賴雲艷則指,約有2/3學生患有腦癱、腦麻痺等,要坐輪椅或步行不穩需用助行器,亦有學生患多巴胺缺乏症、脊柱裂。她指,約8成學生可使用天花吊機,有望每周可訓練一小時。不過,現時天花吊機軌道僅設一個行走裝置,她希望日後能增設更多,讓多名學生同一時間練習。

太平山扶輪社捐贈30萬元予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裝置環迴式天花吊機,及設置咖啡培訓平台。(張浩維攝)

2004年入學,今年20歲的任國芬,有「女版蘇樺偉」之稱,曾以港隊田徑代表身份,於2016年參加殘奧會。患有大腦麻痺的任國芬是個動靜皆宜的女孩,熱愛在跑道上疾風奔馳的感覺,也喜歡靜下心來沖一杯香濃咖啡,慢慢品嚐。

學校於今年初耗14萬元設置咖啡訓練平台,任國芬學習了8堂後,已能熟練地沖粉、調奶、拉花。她說沖咖啡要練習手、眼協調,及手部穩定性,因為拉花及畫花要「好仔細」才能完成。「對我來說,平日好少做如此仔細及集中的動作,所以沖咖啡是一個好大突破。」

任國芬說,今年開始接觸咖啡並產生興趣,新鮮感,能認識不同咖啡品種、拉花技巧、畫花,及從中學到如何與人相處、溝通。(張浩維攝)

她說,初學習沖咖啡時,常因為手震而倒灑朱古力粉,「調教朱古力粉份量有難度,若太多會很甜。」當成功沖出一杯咖啡時,任國芬仍記得當天的感動:「我無諗過自己可以沖到一杯香濃咖啡。」她希望日後可沖咖啡給家人品嚐,而她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與其他同學合作分工、溝通。

賴雲艷指,目前約有20名學生參與咖啡室培訓課程,透過經營咖啡室學以致用,以運用商店及銷售產品知識和技巧,亦提供職前培訓機會。

學校能設置吊機與咖啡室,全賴太平山扶輪社捐贈30萬元。社長區雋表示,希望可幫助學生復康訓練及發展一技之長。他又透露,明年將捐贈約70萬元作中風康復計劃,將復健中心部分空間改裝,並購置合適中風病患者的治療儀器,預料今年底落實投入服務。

香港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舉行天花吊機系統,及咖啡室BMK CAFE開幕典禮。(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