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醫院教大腸癌病人手術前鍛鍊體能 加快手術後康復 

撰文:陳倩婷
出版:更新:

大腸癌患者一般需接受手術切除治療,手術前需洗腸,術後平均等3至4天才可下床。將軍澳醫院團隊自2015年起,引入促進術後康復綜合方案(ERAS)以及臨床輸血管理,善用手術前的空檔,由物理治療師度身訂造手術前後復健,增強病人體能,成功令大腸癌患者術後的住院日數由9日減至5日,併發症減少一半,病人的輸血率亦由逾30%減至10%。
團隊獲選為2018年醫管局傑出團隊之一,成員指近一年已將ERAS的概念擴展至骨科及婦產科兩個專科。

馮艷君指病人一般只需兩至三星期,已有效增強體能。(陳倩婷攝)

約需兩至三周 體能已提升

傳統做法是大腸癌病人需在手術前提早一天入院做評估,確保身體狀況適合做手術。由於時間所限,醫護只能為病人做簡單評估,病人手術後的康復時間較長。 康復方案旨在讓病人在等候做手術前,由物理治療師先評估病人的心肺功能,再制訂合適的物理治療方案,讓病人回到家中自行訓練,以強化心肺功能。

病人於手術前見物理治療師時,可利用健身單車、呼吸肌肉訓練器、橡筋帶等器械鍛煉身體。考慮病人每天往返醫院訓練體能頗為不便,物理治療師會先了解病人的家居環境,評估各病人的能力,並為其設計一套可在家居做到的運動,例如利用家中的水樽做啞鈴運動,或者要求病人每天步行一定距離,例如從家中步行至附近超市,既方便患者,同時能強化他們的心肺機能。

團隊成員之一、高級物理治療師馮艷君指,按目前數據,中等風險的病人約需兩至三周,體能已有所提升。病人亦毋須再提早入院,只要在手術前4至5天到護士診所覆診及接受心理輔導。

物理治療師會以多種工具助患者復健。(陳倩婷攝)

顛覆傳統做法 大腸癌病人盡量不洗腸

手術的處理亦有不同,以往病人需術前洗腸、術後禁食,ERAS卻盡量不做洗腸,術後亦鼓勵病人適當飲水;過往病人手術後需休息3至4天,實行ERAS後,逾9成病人術後第一及第二天開始離床運動,助加快康復速度,院方亦提供胸肺物理治療,跨部門團隊更會每周一次聯合巡房,以確保病人康復進度良好。

將軍澳醫院引入ERAS至今兩年多,已應用在300名大腸癌患者身上。(視覺中國圖片)
袁家兒(中)引數據指,ERAS有助病人加快康復。(陳倩婷攝)

腸癌病人術後住院日數減少 併發症跌5成

將軍澳醫院自2015年11月引入ERAS至今,已為300名患大腸癌的病人服務,外科部門主管袁家兒表示,病人手術後住院日數由9日減至5日,術後兩周內需再入院的百分比由10%下跌至6%,輸血率則由逾30%減至10%,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亦減少50%。

臨床輸血管理方面,舊有做法會處方鐵丸給病人進食,新做法會以靜脈注射形式,注射鐵質入體內,增加自身血紅素。麻醉科及手術室部門主管鄭鴻佳指做法有效減少手術期間出血,亦減少了輸血量及併發症。

(左起)高級物理治療師馮艷君、外科部部門主管袁家兒、麻醉科及手術室部門主管鄭鴻佳及外科部資深護師梁淑卿榮獲傑出團隊獎。(陳倩婷攝)

無額外人手資源 醫護憑熱誠和使命感完成工作

鄭鴻佳續指,ERAS需由跨專科及部門為病人提供服務,包括外科、麻醉科、物理治療師及專科護士等,所需的人力增加,但實際上院方並無額外人手資源,他形容醫院目前以「有限追無限」,員工靠使命感,以及「放工放遲啲」來互相補位完成工作。

這隊跨部門團隊獲評為醫院管理局2018年度傑出團隊獎之一,團隊指近一年已將ERAS擴展至骨科及婦產科,目前聯合醫院亦已逐步引入ER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