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科年輕護士與病人打遊戲機拉近距離 學懂慰問教病人安心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踏入腫瘤科病房,難免遇上生離死別的情景,醫護人員一句恰如其分的慰問、小小的關懷動作,都可能觸動病人與家屬。31歲的註冊護士江家鴻,在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工作8年,一直耕耘摸索,逐漸進步,今年獲得「優秀青年獎」嘉許。
這位年輕護士曾經以幼嫩的技巧安撫家屬,也試過陪伴病人打遊戲機,結果病人身故而自己亦難以釋懷。一直用心照顧每個病人的他,親身感受病房的悲喜交集後,如今更懂得設身處地與病人建立關係。

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護士江家鴻今年獲得醫管局「優秀青年獎」。(陳芷昕攝)

安慰他人是一種學問,今年31歲的江家鴻,回望自已最初連安慰的技巧亦難以掌握。他記得自己首次見到有家屬因親人離世痛哭,當日的他只懂走近家屬,給他紙巾並拍一拍他的膊頭,是否有效或見仁見智。但這年輕人當日已盡自己能力,踏出一大步。江家鴻除學習安慰外,同時學習與病人建立信任。

江家鴻曾於病房遇見一位與自己年齡相若、患骨癌的男病人,傾談間發現兩人均有玩同一個電子遊戲,彼此因一個遊戲而建立深厚的信任關係,惜江家鴻卻看着這位醫院相遇的朋友一天一天的衰弱,至一年半後,病人離世。江家鴻發現自己的情緒難以抽離,至今他仍會打開那個遊戲,而那位病人已經「離線」4年。他明白到和病人建立信任的同時,不能過於投入以致難以抽離,否則只會影響工作。

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護士江家鴻強調,上司給他不少發揮機會。(陳芷昕攝)

護士雖然並非江家鴻的第一志願,他曾經考慮報考機師「衝上雲霄」或轉修會計及金融惟均告吹,但已任職8年護士的他,並未在護理工作方面停步。曾經有一名女病人在接受化療前抱着丈夫嚎啕大哭:「好辛苦,死咗佢算」。江家鴻走到她身旁,給她紙巾並拍一拍她的膊頭,更懂得代入病人的病痛,只輕輕說:「我哋唔會逼你打針,我哋會陪你一齊過。」病人聞言後情緒漸見平復。

工作上接踵面對死亡,難免沾上不少負能量,除工作上知識的學習外,江家鴻亦學習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他直指,在家中他是江家鴻,在醫院他是江Sir,會盡量把發生的事情留在該處,不要帶走。

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護士江家鴻(左)及瑪麗醫院科學主任主管陳漢坤博士,獲得今年醫管局「優秀青年獎」。(陳芷昕攝)

醫管局自1993年起,每年舉辦「傑出員工及團隊獎」,嘉許卓越成就的員工,本年度新設「優秀青年獎」,表揚4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而向病人交出真心的江Sir是其中一人獲得這個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