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科學主任回顧深灣洗衣房通宵檢測樣本 坦言失敗是日常經歷

撰文:陳芷昕
出版:更新:

瑪麗醫院於2015年爆發毛黴菌,當年一個半月內有5宗感染個案,當中2人死亡。當年院方代表到深灣洗衣場調查,於場內取走的數百個環境樣本中,最終有30%驗出含有毛黴菌。瑪麗醫院科學主任主管陳漢坤,便是有份參與調查的一員。他說,當天下午4時突然收到電話,知道有大型感染,便要積極研究檢測方法,務求盡快檢測出衣物上的毛黴菌來源。

瑪麗醫院3年前爆發毛黴菌,當中兩人死亡。(資料圖片/鍾偉德攝)

建立資料庫縮短檢測時間

瑪麗醫院三年前有5名病人於一年半內感染毛黴菌,陳漢坤指在下午收到電話,要求同事立刻回到醫院幫忙檢驗,過往晚上,會有少量同事留守化驗室,但當晚,化驗室卻十分「熱鬧」,逾10個人通宵達旦在化驗室工作,檢驗了逾萬件衣物。

本來的化驗系統,並不足以化驗毛黴菌,陳漢坤指當時他們建立了自己的資料庫進行檢測,以蛋白光譜儀縮短檢測時間至2至3小時,加快檢測進度。

因應事情的緊急性,他們所有同事日以繼夜對懷疑的衣物進行化驗,在他們初步確認惡菌源頭是深灣洗衣房後,更一隊人親自到該洗衣房視察,搜索環境樣本再作檢驗,最終確定是洗衣機問題所致,而涉事深灣洗衣房更需要關閉。時至今日,化驗室亦有定期檢測洗衣房的衣物,確保病人的安全,間接提高了醫院的服務質素。

瑪麗醫院科學主任主管陳漢坤博士細說工作經歷,他更曾參與2015年的深灣洗衣場調查。(陳芷昕攝)

微生物部科學主任負責處理突發性傳染病

不少市民經常在螢光幕上見到天台文科學主任報告天氣,那麼醫院微生物部的科學主任,實際工作又是甚麼?陳漢坤指,他們會與衞生署合作,控制感染,同時主要研究應用性的科學,即可臨床用的研究,他們亦會處理突發性的傳染病,並研究快速測試。

以肺結核測試為例,過往測試用具從其他公司購入,成本需要500至1000元。而瑪麗醫院的微生物部團隊,選擇自行研究一些新的測試方法,成本大輻減少至100元或以下,變相可幫助更多病人,讓醫療開支用作其他有需要的地方,他們亦有分享方法給其他醫院應用。

以失敗經驗改善的心態無比重要

被記者問及,失敗多少次才能得出結果?陳漢坤笑一笑,毫不猶豫地說:「失敗是我們的日常經歷。」他表示,最重要的是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及改善,每個科學家都經歷過無數次失敗,而叻的科學家是以失敗經驗改善,他認為這個心態是無比重要。

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註冊護士江家鴻及瑪麗醫院科學主任主管陳漢坤博士,獲得今年醫管局「優秀青年獎」。(陳芷昕攝)

醫管局自1993年起,每年舉辦「傑出員工及團隊獎」,嘉許卓越成就的員工,本年度新設「優秀青年獎」,表揚40歲以下的年輕員工,名額為9人,獲選的優秀青年每人會獲頒獎座及禮劵,而上圖便是瑪麗醫院臨床腫瘤科護士江家鴻及瑪麗醫院微生物部科學主任主管陳漢坤拿著獎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