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醫學院研究診治早期肺癌新技術 可切除微型腫瘤

撰文:賴雯心
出版:更新:

肺癌為香港頭號殺手,根據香港癌症資料中心數字,2015年有超過4000人死於肺癌。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外科學系胸腔外科團隊引入新技術,能夠切除小至2 毫米的肺部腫瘤,較以往技術較精準,有助揪出早期肺癌。至今,團隊已為超過50名患者移除肺部可疑組織,並幫助其中逾七成病人確診早期肺癌,而病人無併發症出現。

團隊指新技術可更精確識別及切除肺部病變組織。左為劉穎虹,中為吳士衡,右為區先生。(賴雯心攝)

由於早期肺癌的症狀不明顯,醫生需抽驗肺部組織,以確認其是否為惡性腫瘤。新技術以「混合手術室」結合「電磁導航支氣管鏡」(Electromagnetic Navigation Bronchoscopy,下稱ENB)。病人會先接受全身麻醉,然後由醫生操作機械臂,深入肺部位置抽取病變組織。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名譽臨床助理教授劉穎虹指,以往一般的ENB雖然可以進入肺部更深位置,但仍存在4至6毫米誤差。新技術的「混合手術室」卻能透過實時影像裝備,將誤差縮至少於1毫米。而以往的一般ENB只能探測到直徑10至15毫米的腫瘤,然而新技術連小至2、3毫米的腫瘤亦能探測到,有效防止病情惡化,診斷早期肺癌。

新染料有助更清晰識別病變位置​

是次研究首創的螢光染料亦有助識別病變組織,有效找出及切除微型腫瘤。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副教授吳士衡指,以往的染料顏色與受損肺部組織相似。新染料有助醫生更清晰識別病變位置,對單孔肺部切除手術極有幫助。劉指,新技術除了可處理微細腫瘤,亦能免卻大創傷性的手術及併發症,保留患者肺部功能。

 

區先生(右)指術後並無患上併發症,術前術後只需留院四天。(賴雯心攝)

現年57歲的區先生接受新技術治療後表示,術後康復速度快,已可慢慢恢復運動習慣。他是非吸煙者,亦有運動習慣,於術前感到胸口時有悸痛,檢查過後,發現有三顆腫瘤分佈於左右肺葉。本來以傳統方式治療,需切除三塊肺葉,但經轉介後,利用新技術,成功用微創手術切除腫瘤,並無併發症出現。

劉穎虹指,肺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且因空氣質素等問題,非吸煙者亦有患肺癌風險。她建議市民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如發現異樣,需及早徵詢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