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惜地球倡港推行按樽收費  一元即可改變環保生態?

撰文:賴雯心
出版:更新:

2016年,本港膠樽回收率僅8.5%。面對膠樽棄置率持續上升,政府進行飲品容器生產者法規可行性研究,明年初將完成。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今日(13日)於公佈建議按樽制收費水平時表示,按樽制有效提升經濟誘因,令消費者更願意回收膠樽。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解釋,膠樽按樽收費類似現行玻璃樽回收模式,消費者於購買樽裝飲料時支付一元按金,飲畢即可到超市、便利店或電子回收機取回按金。他指,有消費者擔心按樽收費會影響市民,但付按金制並無損市民荷包,只要願負公民責任,「一蚊都唔會少」。

綠惜地球認為透過經濟誘因,可令消費者更願意回收膠樽。(賴雯心攝)

綠惜地球檢視有按樽制的25個國家及城市,發現平均回收率為73%,亦發現只要收費平均一元或以上,回收率即達77%。朱漢強認為,本港膠樽回收機制落後,對比其他國家如德國、荷蘭、挪威等國家95%的回收水平,還有漫漫長路。

他又指,按樽收費只是過渡政策,收費與回收率無必然關係。他以奧地利為例,即使按樽收費高達三元,回收率亦只得三成,顯示國家政策最直接影響回收率高低。原來,當地透過焚化方式回收廢物,故可於商店回收的膠樽因而減少。

建議政府設回收目標 立生產者責任法

他重申,政府必須設立回收目標,立生產者責任法規,才是提升本港回收率的長遠之策。

劉劉祉又指,海洋廢塑料問題日趨嚴重,膠樽長期高居十大海灘垃圾之列。劉祉鋒引國際期刊Marine Policy的研究指,在美國及澳洲有按樽制地區的海岸,膠樽數量大減四成,反映按樽制可減少海岸垃圾。他認為,透過提升經濟誘因,我們將擁有更乾淨的海岸,政府亦可節省用以清潔的資源,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