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中學取消津貼換教席 準教師憂措施令千名教師失業

撰文:蕭輝浩
出版:更新:

今年施政報告,推出了不少教育措施,除推行幼稚園免費教育外,還包括:

學校可將現行的「高中課程支援津貼」及「生涯規劃津貼」轉為常額教席,預計可提供額外約1 000個學位教師職位,會在兩年後檢討。

資助中學可申請延長年人手過剩教師的保留期至2017/18學年,政府指有關措施涉及30所學校約130名教師。

政府建議成立8億元的「資優教育基金」,支持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栽培10至18歲的特別資優學生。

教育局將提前檢討擴大港生在內地升學的資助範圍,協助更多有經濟需要的學生。

全數資助中學提供應用學習課程,亦會延長「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先導計劃」,將惠及共2000名學生。

進一步優化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在收錄大量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公營中、小學,將教育心理學家與學校的比例逐步提升至1:4。

香港準教師協會主席呂志凌認為將津貼轉為常額教席是不負責任,只會加深合約和常額編制教師對立。他認為2項津貼合共約100萬元,可聘請3至4名合約教師,但施政報告提及的措施令800至1000名合約教師可能被解僱。他又指政府只是「左袋過右袋」,並無多花資源在解決合約教師問題上。

教協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認為施政報告觸及多項教育議題,然而多項政策都未能徹底解決相關問題,不過沒有治本。他認為要根治合約教師問題,必須投放資源改善增加班師比例以改善教師編制,徹底解決合約教師問題。

 

教聯會副會長蔡若蓮就認為今次的施政報告只能解學界燃眉之急,雖然梁振英嘗試回應學界不同的問題,但老師真正憂心的,例如長遠人手編制都沒有回應。她認同政府的新建議,讓學校選擇要津貼還是常額教師是好事,可讓學校按校情決定。

政府亦建議向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投入8億作種子基金,讓它延續過往的資優工作,包括提供資優生課程,亦會培訓教師發掘資優生和推行家長教育,讓家長教師更懂培養資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