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調查指四分一打工仔抑鬱焦慮 初級年輕員工比率最高

撰文:侯彩琳
出版:更新:

香港上班族向來以效率高但工時長見稱。近日有調查發現,近四分之一受訪打工仔有焦慮或抑鬱症狀。越年輕的受訪者,精神健康問題越嚴重,對生命意義的滿意度最低。近一半受訪者在情緒受困擾時不太願意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職場對於精神病的誤解仍存在。專家分析指,年輕初級員工的精神困擾較多,估計與其對工作的掌控感較低有關。

香港中文大學及「賽馬會心導計劃」調查發現近一半受訪者在情緒受困擾時不太願意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候彩琳攝)

最年輕年齡群組精神健康情況最嚴重

「賽馬會心導計劃」主要研究員及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教授麥穎思率領研究人員,以電話問卷調查訪問1008名來自21種行業的全職人士。研究通過詢問受訪者過去2個星期有否經歷抑鬱焦慮情緒,有否覺得絕望等,發現每4位受訪者中就有1位(24.3%)可能有焦慮或/和抑鬱症狀,當中最年輕的組別(18至29歲)經歷抑鬱或/和焦慮的情況比率最高(37.2%),也是對生命意義滿意度最低的一群。

中大心理學系教授麥穎思解釋,工作上的掌控感和上司給予的支援,均會提升精神健康。工作上的掌控感,源自於工作中表達自己意見和參與決策的能力。年輕人大多擔任前線和初級工作,對工作的掌控感較低,是年輕一族出現焦慮抑鬱症狀的原因之一。

職場精神病誤解多

研究也發現,約一半受訪者認為有精神病的同事不能在壓力下工作(53.8%),超過四成人不確定應否把重要工作交付給有精神病患的同事(46.4%)。接近一半受訪者在感到情緒困擾時不願尋求專業人士協助(46.2%)。

麥穎思指出,社會上精神病的污名仍然存在,在職人士普遍對精神健康不太認識,以致他們未能妥善照顧自己的精神健康,而職場上長久以來對精神病患的誤解以窒礙員工尋求協助的意欲。同時,精神健康的相關教育在本港仍然缺乏,期望更多人正確認識精神病,建立開放,共融的社會。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 助人正視精神健康

賽馬會心導遊計劃將於6月29號正式開放一站式網上平台,提供心理評估及輔導。有需要人士可隨時隨地運用網絡平台尋求幫助。同時,平台也會舉辦工作坊,公眾展覽等活動,期望消除社會對精神病的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