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200青年觀塘海濱齊「busking」 街頭表演者:限地點表演失原意

撰文:周峻峯
出版:更新:

油尖旺區議會早前通過旺角行人專用區「殺街」,導致一班街頭表演、大媽叫苦連天,政府擬另覓地方如觀塘海濱一帶,劃出街頭表演的空間。香港青年協會今日(2日)下午3時至晚上7時半,在觀塘海濱vessel發現號舉行「Busking唱不停- -我們的音樂暑假」啟動禮,匯聚200多位青年街頭音樂人(Buskers),其後分批乘坐開蓬巴士到各區繼續表演。日籍街頭藝人Mr. Wally、街頭表演組合The Flame及藝人陳康健亦有一同演出。
不過,有街頭表演者認為,政府不應劃分指定地點,因表演者只會優先考慮到人流較多地方演出,限制地點亦失去使用公共空間的原意。

青協今日於觀塘舉辦首個Busking,200多名青年人出席。(羅君豪攝)

活躍於銅鑼灣、於街頭表演超過六年的組合The Flame,成員周嘉亮表示,殺街只是解決表面問題,政府應加強對市民公共空間的教育,街頭表演者亦明顯不理解公共空間使用權利和義務,而法例沒明確介定「賣藝」性質。

他指出,表演者優先考慮人流較多地方,如旺角、銅鑼灣、尖沙咀等,惟他認為旺角不適合做街頭表演,因為樓上是住宅,街頭表演並不是取決表演質素,而是有否照顧不同持分者在公共空間的感受,「如果企喺同一個地方有三種感受(音樂),大家都覺得煩。」而旺角西洋菜街的經驗,亦顯示表演者、歡眾、居民都成為輸家。

+2

公眾活動毋須框架

周嘉亮稱,以往街頭表演試過每星期都有同一人投訴,會小心選擇地方,大前提盡量不想影響周邊的居民,因享用公共空間要「將心比己」,如表演者之間多顧及其他人感受,情況不會如旺角行人專區,最終演變成「殺街」。

他續稱,公眾活動毋須框架,重點在於街頭表演者之間,以及空間使用者之間的溝通,如表演者對公共空間有更多概念,明白香港地少人多,對於能夠在同一地方表演珍而重之,自然少衝突。

各持分者多溝通共享公共空間

另一名成員嚴祺表示,執法人員過去不理解街頭表演文化,標籤了被投訴的是壞人,破壞社會秩序;相反,近年遇到不少態度較差街頭表演者,故意扭大音量,但其實同場表演最重要是溝通,大家都能享用同樣資源才是雙贏。

他明言,大家討論旺角殺街時候,時常批評大媽唱歌表演是滋擾,「係咪容祖兒去旺角街頭大聲唱就無問題呢?」他認為其實兩者一樣,目前並沒有一把尺去衡量所有街頭表演者,故不能單以藝術性質去量度誰是誰非。

呂慧蓮表示,政府要平衡不同街頭表演者的需要。(羅君豪攝)

青年人打破自我框架 學識與其他表演者共存

副總幹事呂慧蓮表示,表演藝術無分界限,政府要平衡不同表演者的需要,九龍東雖不失為一個好地方,但要吸引市民或街頭表演者前來,交通配套上要滿足,觀塘海濱與便利交通點有一定距離,人流不足問題或成街頭表演者前來演出的阻力。

對於坊間不少人認為「00後」年青人較難與人相處。呂慧蓮稱,今年青協首次以深受青年歡迎的Bus in作為焦點,展現他們追求音樂夢想的熱誠,鼓勵年青人善用暑假,去參加非競爭性團體活動,從而打破「自我中心」形象,透過表演表達自己、樂於與人相處,及學識解決與其他街頭表演者使用同一公共空間的問題,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