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勝王蔡伯勵曾遭冷嘲 通勝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為冤獄平反

撰文:張雅婷
出版:更新:

編輯曆書70多年的知名堪輿學家蔡伯勵逝世,留給世人的有一本本集天文曆法於一身的《通勝》。
蔡伯勵生前曾受冷嘲熱諷,甚至被批導人迷信。直至2013年,廣東省政府把《真步堂通勝》列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蔡伯勵不禁掉下眼淚,形容政府頒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等於把他的數十年「冤獄」一次平反。

因為父親語重心長的教訓,令蔡伯勵成為著名曆法和堪輿學家。(視覺中國)

蔡伯勵於2015年公開演講時談及自己編纂《通勝》的心路歷程。身為長子的蔡伯勵當時憶述,早於讀書時期,父親就經常抽空指導他認識擇日的工作與及計算曆書上的天星七政四餘的數據,由於當時年紀尚幼,蔡伯勵坦言認為在新時代社會要「擇日工作」,是落後和不合時宜,心存排斥。父親得知後,就神色凝重地交代要傳承學術。

「我們真步堂學術是一步一步精密地計算出來的,亦都是你祖父艱苦研究出來的成果,享譽國內,做成今日有名的品牌,雖然是沒有大發財的機會,以此學術行世,尚可養活妻兒,若我一旦撒手西歸,家庭的負擔就落在你身上,你上有母親,下有弟妹依你為生,若你學得家傳的學術,其一可以承傳乃父之志及上慰祖先之靈,是為之孝。」面對父親認真的教訓,蔡伯勵亦只好乖乖就範,並立志將學術傳承。

《真步堂通勝》於2013年獲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淘寶網)

回顧數十年的編纂工作。蔡伯勵因旁人偏見受盡冷嘲熱諷,甚至被批導人迷信。蔡伯勵曾稱,執業期間被問及職業時,他會說做擇日和風水工作。人前恭敬地被「尊稱」哲學家、玄學家、堪輿學家,但人後卻被批是導人迷信。蔡伯勵雖感自卑和尷尬、心裏亦有芥蒂,但他並不生氣。

旁人冷嘲熱諷仍可吞下,生活難糊口卻是最熬人。在日佔時代,蔡伯勵幾乎全無生意,當時看到旁人走私國內,賺得到盆滿缽滿,蔡伯勵亦曾因此心動,想轉行。令他留下的,還是父親的堅決反對。

直到2013年,廣東省政府把《真步堂通勝》列入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蔡伯勵得悉後非常高興,甚至掉下眼淚。他形容政府頒發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等於把他的數十年「冤獄」一次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