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暖化有利蚊繁殖 滅蟲專家指香港昆蟲變活躍

撰文:藍善婷
出版:更新:

香港忽然爆發登革熱,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本周二(14日) 在一天內公布確診了4宗本地登革熱個案,頓時令人心惶惶。雖然政府已立即展開全城滅蚊行動,但與此同時,不同朋友都跟《香港01》記者反映,香港不單愈來愈熱,且發覺蚊子好像也愈來愈多,有時在街頭站立一會,美腿已經淪為蚊子的「飯堂」,究竟氣溫跟蚊蟲的活躍程度是否有關?有研究就發現,原來蚊蟲更活躍,背後原因之一,可能跟全球暖化大有關係。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前日(14日) 一天內確診四宗本地登革熱個案。食物及衞生局展開全城滅蚊行動,去信18區區議會,展開滅蚊工作。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再公開表示,非常關注登革熱感染個案,亦不排除將有新增個案出現,她不希望登革熱成為風土病,政府也會召開跨部門會議,由不同政策局及部門參與滅蚊工作。有人更建議,應採取「軍事式」方法,實行快狠準式滅蚊。

政府的宣傳口號,是「預防登革熱,齊來把蚊滅」,但可能只是治標而不能治本,因為蚊患增加,除跟環境清潔因素有關,更包括氣候元素。有外國研究就發現,全球暖化令氣溫上升,更會令蚊蟲變得更活躍,而經由蚊傳播的疾病,例如日本腦炎、登革熱、寨卡病毒等,都因此會變得更加嚴重。

其中,有研究人員對格陵蘭(Greenland)池塘的蚊子族群研究發現,如北極圈溫度升高攝氏2度,蚊子長成蟲的機率便會提高53%。而在恐怖熱浪持續發威下,今年北極圈的氣溫,曾一度飆上至攝氏32度。另有研究也發現,溫度較高下,蚊子由卵長大為成蟲的時間也可能縮短,可由兩星期變十天,都會令蚊患情況加劇。

至於世界衛生組織就認為,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效應,如氣溫轉變或會影響某些傳病媒介,如蚊子的生命週期模式,以及污染食水、康樂用水或食物,從而可能增加由傳病媒介和水傳播疾病的機會。

(梁鵬威攝)

香港害蟲控制從業員協會技術及培訓小組主席陳偉強向《香港01》記者表示,愈暖的地方,蚊蟲其實也會愈多,「香港昆蟲都比以前活躍咗好多,因為暖同濕嘅日子多咗,凍嘅日子少,令到昆蟲唔只喺蚊,活動時期變得更長。」他續指,天氣變暖也令昆蟲的數量增加,「昆蟲由產卵至成長不是所有都會成功,有時在自然狀況下被淘汰,但高氣溫的狀態下,就變得更適合它們繁殖。」

(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