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台有法寶】睇天氣靠水晶球?原來佢真正身份係......

撰文:藍善婷
出版:更新:

天文台上星期在Facebook貼出一個水晶球,考考網民水晶球究竟有甚麼用途,「貼士」是水晶球為以前用過的一件儀器,難道天文台以前是用占卜方法預測天氣?天文台今日開估,其實那是康培爾.斯托克日照計,是天文台自1950年代起,用來計算日照時間。但在2005年起,就已經改為採用全自動的CSD日光儀來記錄日照時間。

天文台16日在Facebook專頁出帖向網民挑機,貼出一張水晶球照片,叫大家猜猜是什麼東西,還留下這樣的「貼士」:「預測天氣,當然唔係靠水晶球啦!不過天文台以前用過一件儀器,個樣真係同水晶球激似,用嚟協助天氣觀測。你又估唔估到呢件係咩嚟呢?」還著網民可以試搵天文台網頁。

究竟這個水晶球有甚麼用途?天文台今日就揭盅開估,原來那是康培爾.斯托克日照計(Campbell-Stokes sunshine recorder)。天文台之後還改圖,畫了一個「Annoying Sunny」抱著日照計,實行另類賣萌。

(香港天文台Facebook圖片)

日照時數是一個氣候指標,透過在指定的時間和指定的地點,測量陽光持續照射的時間。

根據天文台的介紹,康培爾.斯托克日照計的原理,是利用玻璃球將太陽光線折射同聚焦,令放在球底的記錄卡留下燒灼痕跡,從而就知道當日的日照有多長。原來天文台在1950年代,已經開始在京士柏氣象站利用常規的康培爾‧斯托克日照計來記錄日照時間。日照計主要由一個固定在弧型支架的實心玻璃球和一個用來放置記錄卡的金屬槽所組成,隨著太陽移動,記錄卡上就會出現連續的燒灼痕跡,從燒灼痕跡的長度,可以計算出日照時間。

天文台上星期在Facebook貼出一個水晶球。(香港天文台Facebook圖片)

雖然日照計的設計和操作簡單易用,但卻需要依靠人手每日更換記錄卡,以及讀取卡上的資料來斷定日照時間,因此天文台在2005年起,改為採用全自動的CSD日光儀來記錄日照時間。

康培爾.斯托克日照計 (香港天文台網頁圖片)
記錄卡上的燒灼痕跡 (香港天文台Facebook圖片)

那全自動的CSD日光儀又是如何運作?它是由三個感應器所組成,當感應器接收到太陽光時,就會將陽光轉化為電流,並因應產生的電壓大小計算出太陽的輻射量。前端的感應器無被遮擋,能接收四周的陽光,用來量度太陽總輻射,而中間及後端的感應器則是部份被遮擋,目的是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用來量度太陽漫射輻射。通過量度這兩種輻射,日光儀就能計算出太陽直接輻射,繼而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最新定義推算出日照時間 。
 

CSD日光儀 (香港天文台網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