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報天氣】天文台系統打馬賽克?「小渦旋」實測全港降雨情況

撰文:尹淑君 藍善婷
出版:更新:

由於受低壓槽和相關的活躍西南氣流影響,香港連續多日天氣不穩,天文台更已經連續第三日發出暴雨警告信號。天文台現時除了設有暴雨警告信號及「局部地區大雨報告」等警報系統外,為讓市民更全面掌握天氣狀況,還提供「香港及珠三角兩小時降雨預報」,可以把香港分成數百平方米的「小格」,利用雷達技術,能較準確知悉小範圍的降雨情況。

「香港及珠三角兩小時降雨預報」由天文台自行開發,能讓市民得知香港及珠三角地區未來2小時內的降雨情況;預報系統更可以把香港分成不同小格的範圍,讓用戶可以在地圖上自行放大和縮小,再以不同顏色標示預測的降雨量,看來有點像把香港地圖變成馬賽克圖。

天文台科學主任胡宏俊向《香港01》記者表示,這個預報產品由「小渦旋」臨近預報系統產生,可以提供甚麼時候和哪裡會下雨,以及下多大的雨等資訊。

藍格代表預測二小時的降雨地區。(天文台網頁截圖)

「小渦旋」英文全名是Short-range Warnings of Intense Rainstorm of Localized Systems(簡稱「SWIRLS」),是天文台自1999年起開發並運行的臨近預報系統。所謂臨近預報,是指對未來數小時的天氣變化作出預測,主要應對大雨、閃電、冰雹和雷雨大風等惡劣天氣。由於「小渦旋」針對的惡劣天氣影響範圍小且變化急速,故對預報的精確度和及時性的要求極高。

系統利用天氣雷達把電磁波射向大氣層,如果遇到雨點就會反射,透過雷達回波可以知道香港當時降雨的位置。胡宏俊解釋:「『小渦旋』透過比較前後兩張雷達回波圖,可以知道香港那些地方會落幾多雨。」此外,系統產生的雷達圖像,還可製成各式預報產品。

使用「小渦旋」便能更準確預測,有備無患。(蔡正邦攝)

而在「香港及珠三角兩小時降雨預報」圖像中,地圖上顯示的細小方格,可清楚分別那些地區下雨,「『小渦旋』將全個範圍分成幾百格,每一個細格幾百米乘幾百米嘅大細,細格裡我哋可以比較準確地知道,香港邊啲地方未來兩小時,幾時同落幾多雨。」胡宏俊續說。

現時「香港及珠三角兩小時降雨預報」可在天文台網站及天文台手機應用程式「我的天文台」中使用。不過,胡宏俊提醒,有些雨區會急速生成或衰減,「我哋未必可以好準確預測得到」,加上雷達可能受地形限制,秋天也可能出現電磁波異常傳播等,都會影響雷達監測能力,令雷達或會無法探測到降雨而導致漏報,所以市民使用預報系統時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