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約教師難轉常額待遇差 教協見教統會表達訴求

撰文:廖潔然
出版:更新: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於上星期日(5月29日)發表「合約教師及教學助理調查2016報告書」,指因常額教席不足,令學校聘請的合約教師、教學助理、副教師等短期合約教職人員,面對同工不同酬、極難轉為常額教師的苦況,引發教育局與教協一輪隔空筆戰。
今日(1日)教育統籌委員會約見教協等教育團體,聆聽意見。教協會長馮偉華於會後表示,有感教統會也想解決問題。

教育統籌委員會今日邀請包括教協會等教育團體見面,教協理事陳仁啟(左)和張兆聰(右)向教統會主席雷添良(中)遞信,表達教協訴求。(教協提供)

教統會今日邀請包括教協等教育團體見面,教協主要提出兩個問題:一,現時教育局只按學生「人頭」分配教師人手,忽略教師實際工作量,令教師工作量過大;二,常額教席不足,年輕教師難以擠進常額教師之列,只能擔任不穩定的短期合約教職人員,其中教學助理薪酬平均更不及常額教師一半,令人才流失。

就此兩個問題,教協建議教育局盡快檢討現時編制,增加常額教席,並改善初中及高中師班比例,分別由1比1.7調高至1比2.9及1比2調高至1比2.3。教協會長馮偉華表示,雖然是次與教統會會面,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或訂出時間表,但認為教統會都希望解決問題,他認為,只是教育局「思想封閉」、「固執」和「不肯改變」。

教協與教育局隔空筆戰

教協上周日發表調查報告,指因教育局多年來不肯改善教師編制、增加常額教席,只以短期津貼處理人手不足,令學校需要大量聘請短期合約教員,引致同工不同酬,例如調查發現教學助理同樣需要教學,但工資卻連常額教師起薪點的一半都沒有,平均只有1.2至1.3萬。

教育局一日後(5月30日)發佈「公營學校非編制人員與學校發展正面睇」回應,批評教協的報告內容「與事實不符」,指教育界每年自然流失的教職員,已騰出足夠常額職位空缺,又指「教學助理、助理教師或副教師等『非教學人員』,在學校中並非擔當教席」。

教協翌日(31日)再以書面反駁,表示有教學助理向教協反映每星期要教三十節課,對教育局不了解教育界前線情況感到驚訝,批評局方的評估「過份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