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獨家】5億漁業基金追蹤 3年零項目開展

撰文:鄭思思 林若勤
出版:更新:

3年前施政報告宣布設立5億漁業基金,3年後的今日又有5億農業基金,外界一直質疑特首梁振英, 對有60席選委的漁農界特別厚愛。我們翻查漁業基金的最新進展,發現竟然三年間未開展任何項目,雖然有6個項目獲批,但署方至今仍在草擬合約條款,未能落實撥款。身兼審批委員會委員、並獲得撥款的環保協進會主席邱榮光說,漁農業政策不應該被政治化,更不應該一拖再拖。

漁民近岸作業,例如放泥鯭籠捉魚,被視為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漁業,因為一般不會過度捕撈。(潘思穎攝)

2012年12月31日起,本港水域禁止拖網捕撈,令很多漁民生計受影響,他們除了有近10億特惠津貼外,2013年施政報告亦宣布設立5億「漁業持續發展基金」,協助漁民轉營和提升整個行業的技術。不過,說「轉營」轉了三年,漁業基金資助的項目,一個都未落實。

基金2014年7月開始接受申請,共有22宗,批出6宗,涉及2800萬資助。首批項目去年3月批出,包括用460萬資助環保協進會的漁民生態保育計劃,培訓漁民轉行做生態導賞員,但項目至今未開工。協進會主席邱榮光,本身又是漁業基金諮詢委員會成員,他說審批相關項目時,已申報利益和避席會議,所以不知具體情況,只知道申請獲批後,漁護署一直在草擬合約:「很無奈,一直在拖。因為很多部門要交大量資料,ICAC又要看合約條款,之前叫了我去簽約,然後又突然叫停,又話有條款要加,加到現在,所以現在還未簽約。未有撥款。無錢,甚麼也不能做。」

環保進會主席邱榮光說,漁護署和多個部門花了至少9個月草擬合約,但合約一日未簽也不會批出撥款。(潘思穎攝)

他認為這5億,不是特首「明益」漁農界,而是確實協助原本「拖網捕撈」的漁民轉營,可惜進度太緩慢,三年已過,失卻時機。

漁護署說需時制訂資助協議,確保撥款用得其所。(潘思穎攝)

另一個獲一千萬資助的有機水產養殖認證計劃,今年1月才獲批申請,不知道何時才有撥款。不過負責人、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黃煥忠就說不太擔心:「政府是第一次做漁業基金,委員會的成員又是第一次擔任這類工作,步驟和文件收取時出現混亂,更要避免私相授受的嫌疑,令審批過程變得較慢,好聽的可以說是大家也不想浪費政府公帑。」

漁護署回應說,署方需時制訂資助協議,詳列條款,以確保撥款的使用符合基金的目標和範圍,申請機構同意並簽署後,方會獲發資助款項。

「漁業持續發展基金」獲批項目

 

項目

團體 金額

圍海大網箱養殖

用新網養箱技術養殖首次引入的白花魚

收成後製成花膠

新東富來養殖有限公司

$6,358,986

漁民文化及生態導賞員訓練計劃

培訓漁民成為生態導賞員,包括路線設計、

導賞技巧、巿場推廣等

 

環保協進會

$2,349,600

(新界東北水域)

$2,331,500

(長洲水域)

淨化生蠔項目計劃

由本地大學支援

建立本地淨化蠔產品的品質監控程序

香港蠔業集團 $3,000,000

有機水產養殖業認證推廣 及 技術支援

優化本港有機水產養殖認證系統

穩定有機飼料供應

香港有機資源中心

認證有限公司

$10,461,740

循環海水育苗系統推廣計劃

引進具抗病能力的石班魚苗

培育並供應本地養殖戶

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

香港城市大學

$3,778,880

資料來源:漁護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