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要為論文「跑數」  與續約升遷掛鈎

撰文:楊曼璐
出版:更新: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指,現時香港的大學並無審查教員論文的機制,如何防止教員抄襲,仍屬難題。

在現今大學以論文數目去追逐排名之時,不少大學學者從簽約一刻起就要為論文「跑數」,無法滿足要求很可能不獲續約。有學者坦言,這現象不僅令教授倍感壓力,更有學者甚至不惜抄襲而濫竽充數。再次被揭發抄襲的理大航運系標榜自己排名全球第一,指標就包含論文數量。而曾經涉事的倫婉霞、黎基雄、鄭大昭,在該指標中的論文數量不僅遠勝系內其他同事,亦是排名第二大學教授的2至12倍。

除了續約和升職,教員所能取得的科研經費也與其論文產量直接掛鈎。根據由前特首董建華任主席的團結香港基金近月發表報告,現時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UGC,下稱教資會)對各間大學的研究撥款考慮,主要是以「研究評審工作」(RAE)結果作為評審標準,而評分取決於學術論文的數量及其在國際期刊刊出的數量等。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研究員張恩榮曾表示:「香港有必要重新檢討現有的大學科研撥款評審制度,不然為了出版學術論文,教授已疲於奔命,更遑論研究商品化及加強與工商界合作」。

理大社會研究政策中心主任鍾劍華教授接受《香港01》訪問時表示,論文跑數令大學教員的壓力愈來愈大,壓力不僅來自於要滿足分派的論文數額,還來自同僚之間的鬥寫文、爭排名,有時本末倒置,忽視教學。更有甚者,他還見過因跑數而抄襲的案例,鍾劍華形容為「好低手」。

他又表示,現時香港的大學院校並未有審查教授發表論文的機制,只有處理投訴的委員會,教授學術誠信依賴自律與期刊方面的審查,如何監督教員抄襲也成為難題。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