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楊潤雄:研究廣東話學中文 議題已政治化成敏感議題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12日)出席電台節目時再次解釋早前廣東話學中文或失優勢的言論,重申自己只是提出全球以廣東話學中文的人數少的事實,考慮到未來學中文的情況,故提出可研究有關情況,但重申自己無既定立場,研究亦未有開展,他個人亦是支持廣東話。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強調,施政報告中的教育建議均是與業界商討後得出,充分表現專業領航。(吳鍾坤攝)

楊潤雄重申,香港人懂廣東話,有利學生理解古文,但到內地發展時需要使用普通話,故有需要學習。他直言,全球以廣東話學中文的人數少是事實,所以期望提出研究。

全世界究竟宜家學中文,係有幾多(人)用廣東話?其實好少,究竟將來會唔會影響成個語文發展?唔知!會唔會令我們無咗一啲優勢,因為我們繼續用宜家嘅方法?唔知!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即使失優勢亦不一定要轉用普通話

他強調,自己多次重申個人並無既定立場,當時只是提出疑問,思考十多、二十年後,甚至之後幾代人面對的問題。他稱,即使研究後,若發現廣東話失去部分優勢,亦不一定要轉用普通話:「唔代表我哋要轉,只不過我哋要喺某啲位置補返,呢個亦係其中一個方案,但可唔可以當呢件事唔存在或唔理會呢?」

他坦言,此問題變得政治化,「已脫離學術或者教學問題」。被問到是否不敢再提出?他回應指,市民對此相當敏感,要「諗得清清楚楚,真係有一啲想法都要同多啲人傾過先好講」,他又說,自己母語是廣東話、個人支持廣東話。

我係撐廣東話,但作為教育局局長,我必須講,廣東話、英文同普通話對香港係同樣重要。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

大灣區未來或辦香港課程學校

中央政府及港府多次宣傳「粵港澳大灣區」能為香港青年帶來發展機遇,楊潤雄認為,對有意到大灣區發展的市民而言,住屋、醫療及教育均相當重要,不少市民期望有港式課程。他稱,目前深圳有港籍兒童課程,方便學童回港時銜接,但仍有不少意見期望大灣區可辦香港課程的學校。他透露,與廣東省教育廳商討時,感到對方態度積極,政策上亦無問題,只是需要視乎有否香港團體願意北上辦學,考慮土地支援及潛在學生數目等。

楊潤雄:林鄭政府上場後增83億元教育經常性開支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宣布新一份《施政報告》,教育經常性開支新增47億元,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林鄭政府上場後大幅增加經常性開支83億元,而有關措施是與業界商討所得,充分表現專業領航,例如教師學位化是回應業界訴求,又指有信心若由教育界人士投票,會獲得支持。

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延長法定產假,由目前10周增至14周,政府將牽頭執行,即日起延長所有女性政府僱員的產假至14周。被問到14周產假何時能擴至津貼學校教師?楊潤雄表示,欣賞有中學自行推行14周產假,而政府會跟業界商討,考慮勞福局政策並進行研究,個人期望盡快落實有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