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港生普通話拼音、聲調表現較差(附中小幼學生常犯錯誤)

撰文:鄧穎琳
出版:更新:

中港交流頻繁,學習普通話成為近年的教育熱門話題。教育機構GAPSK分析過去兩年,合共6,000名幼稚園、中小學生參與該機構舉辦的普通話考試學生成績,發現參與普通話考試的幼稚園及中小學生人數有持續上升趨勢,其中幼稚園考生成績有所進步;而中小學生口語交流表現佳,但拼音知識基礎薄弱,亦有語法上的混淆,如將「逛街」說成「行街」,以及出現混淆聲調、發音不準確等問題。

教育機構GAPSK分析過去兩年,合共3000名幼稚園、中小學生參與該機構舉辦的普通話考試學生成績,當中幼稚園考生成績有所上升;而中小學生口語交流佳,但拼音知識基礎薄弱。(鄧穎琳攝)

幼稚園考生整體表現提升 

當中香港幼稚園生在普通話考試聆聽能力、描述能力及表達能力均有所提升,成績亦有進步,但有三個常犯錯誤包括混淆聲調、發音不準確,如將五「歲」」(suì)讀成午「睡」(shuì)、喜「歡」(huān)變喜「寬」(kuān);亦對日常事物、身體部位等認識不清,例如考官請考生摸一摸鼻子,小朋友會錯摸肚子或脖子。

小學普通話筆試「肥佬」考生堵25%

而小學生整體表現平穩,但2017/18年的考生的筆試表現(主要考核拼音)較2016/17年略為遜色。2017/18年考獲卓越級(A級)的人數比2016/17年下降了15.5%,而考獲不入等級、俗稱「肥佬」的考生增加了25%。當中考生亦有混淆聲調及發音不準確的問題,如將「支持」(zhī chí)讀成「字詞」(zì cí)、「找」(zhǎo)變成「早」(zǎo)等;亦錯用量詞或語法,如將「五千多年」說成「五千幾年」。

中學考生整體表現進步 卻將「逛街」說成「行街」

GAPSK語文推廣委員會高級項目主任蔡昕珉指,中學考生整體表現進步,口試成績突出,但同樣出現發音不準、語法混淆,例如將「逛街」說成廣東話口話的「行街」,以及將多音字混淆的情況。

蔡昕珉表示,3至6歲是學習語言的黃金年齡,建議學生應多聽多講、多閱讀。考慮到本港學生多出現口語交流不俗,但混淆拼音及發音不準,她建議而家校合作,營造出良好的語言環境,包括由幼稚園老師可教導小朋友掌握正確讀音,為學童打好基礎。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