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公營房屋建屋建設量10萬伙 較長策目標少約4萬伙

撰文:黃靜薇 張嘉敏
出版:更新:

政府興建公營房屋數字持續落後於「長策」目標,據運房局最新預計,未來5年房委會有約9.7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落成,當中包括約7.29萬伙公屋及2.46萬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連同房協提供的單位,總公營房屋建屋量有100,800伙,但公屋及資助房屋的建屋量遠低於長策目標分別25%及35%,亦低於長策的每年平均目標。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對建屋量仍處於低水平感擔憂,促請政府盡快檢視在現有未用盡地積比率的屋邨中,增加單位的可行性。

當局最新披露未來五年資助出售房屋及公屋的建屋量。(資料圖片/余俊亮攝)

根據去年的長策進度報告,港府以未來十年提供28萬個公營房屋單位為目標,當中20萬個為公屋,其餘8萬個為居屋等資助出售房屋,即約每年平均需興建2萬個公屋及800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遠低於長策目標

運房局最新向立會提交的資料顯示,房委會於今年9月預測未來五個年度內,房委會將有約9.75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落成,當中包括約7.29萬伙公屋和綠置居,以及2.46萬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

連同房協在內,五年總建屋量為100,800個,總數較早前過去幾個年度的建設量持續增加,但數目仍低於長策的平均建屋量。

安達臣道、蘇屋邨延遲落成

公屋方面,2018/19年度共有20,500單位落成,達到每年平均2萬個單位目標,較去年預測增逾五千伙,當中因安達臣道A及B地盤與蘇屋邨第一、二期的單位,本來預計可於2017/18年度落成,但最終延至18/19年度才落成,令今個年度公屋建設量突然達標。

值得留意的是,2020/21年度只預期有11,300伙落成,相比上一年度少約600伙,因原計劃可於該年度落成的葵涌荔景山路項目,將會延遲一個年度落成。至於最新公布2022/23年度,有6,400伙均來自大埔第9區,佔整體建屋量近5成。

連同房協單位在內,未來5年來提供74,600個公屋單位,對比長策10年目標的20萬伙,按比例5年應建10萬伙,尚欠近25,400伙。

政府公布未來5年建屋量,惟仍然低於長策目標,其中資助房屋更於2022/23年下跌至約千伙。(資料圖片)

資助房屋22/23年暴跌至1500伙

此外,房委會未來5年的資助出售房屋整體供應量為24,600伙,計及房協提供1,600個單位,未來5年的資助出售房屋建屋量為2.62萬伙,對比長策建屋目標10年提供8萬伙資助出售單位,按比例每年興建4萬伙,欠13,800伙。此外,上年度預計可於2019/20年度落成的馬鞍山恆健街約1400伙單位,將延遲至2020/21年度落成。

然而,資助出售房屋的建屋量將於2022/23年錄得「斷崖式」下跌,只預期有1,500伙落成,分別是鑽石山第三期及沙田安睦街第一期,連同房協的400伙,合共只有1,900伙。

部分公屋地盤興建年期4年或以上

對於建屋量持續低於目標,當局解釋約8成公屋項目的用地並非「熟地」,需面對各項前期規劃的挑戰,包括收地清拆,並舉例稱一般興建40層高的公屋大廈需要3年,部分涉及斜坡、複雜地質狀況的地盤,籌建時間更長達4年或更長,影響完工日期。

當局表示,政府已將啟德及安達臣道9幅私樓地轉作興建公營房屋,預料提供約1萬伙新增單位,將有助「追落後」;房委會正探討公屋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可行性報告,暫定於明年初完成。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對建屋量仍處於低水平感到擔憂。(資料圖片)

招國偉:政府應盡快調整公、私營比例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稱,對建屋量仍處於低水平感到擔憂,尤其於2022/23年房委會興建的資助出售房屋的供應量,更跌至僅得1,500個單位,遠遠低於長策目標。他認為政府來年除須追趕建屋進度外,亦須於年底公布的長策周年檢討報告中,將公營房屋比例增至七三比。他稱明白政府「唔夠地」的困難,故建議須檢視現有空間,在未用盡地積比率的屋邨中,研究增加單位的可行性;同時建議政府設立不少於10億元的「過渡房屋基金」,與民間機構一同推動過渡性房屋措施,以解燃眉之急。

身兼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表示,2022/23年度跌至只有14400個單位供應,當中只有1500個資助出售房屋,反映公營房屋短缺「好大鑊,無貨賣」,促請政府須收回粉嶺高球場,以應付短期的房屋短缺。

另一立法會議員柯創盛就稱,除了2018/19年度勉強達標外,四個年度的數字接連下降,情況令人憂心,相信未來5至10年都難以達到供應目標,公屋輪候時間一再延長至6年。他建議政府應盡快推出更多短期房策,包括為基層提供租津及過渡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