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供應服務流標 家長批教育局不負責 聽障學生無奈「乾等」

撰文:胡家欣
出版:更新:

助聽器是聽障人士對外交流的重要輔助工具,不過教育局本學年助聽器供應及例行檢查等服務流標,服務出現「真空期」,令急需更換助聽器及新確診聽障的嬰兒受到影響。根據資料,每年有逾800人接受服務。有家長稱,每個助聽器約3萬元,一般家庭難以負擔,批評教育局不負責任,容許服務暫停,令一眾聽障小朋友要「乾等」,促請當局盡快交代恢復服務的確實日期,亦提倡用資助券等解決燃眉之急。

教育局本學年助聽器供應及例行檢查等服務流標,服務出現「真空期」,令急需更換助聽器及新確診聽障的幼童受到影響。(資料圖片)

政府多年來委託供應商,為確診聽障的學前兒童及中小學生提供助聽器驗配、維修及檢查等跟進服務,不過,2018/19學年服務流標。教育局早前回覆傳媒查詢指,大半年前已開展新一輪招標工作,惟最終沒有投標者完全符合要求,以致沒有助聽器供應商能在2018/19學年履行新合約。局方稱,已精簡服務要求重新招標,最快本月內完成。教育局最新回覆指,為受影響聽障學生提供短期方案,最快下周起可恢復服務。

小一聽障生無奈戴「過時」舊耳機 

何小姐就讀小一的兒子雙耳屬中度至嚴重聽障,出世三個月後已配戴助聽器,原定今年開學前,可按例行三年一次程序更換新耳機,惟最終未有如期送達新機。何小姐10月時向教育局查詢,局方只稱暫時未有服務提供,亦未有提供恢復服務時間。

何小姐稱,兒子的助聽器剛好損毀,若要維修要額外花費約5,000元,購置新一對要約5萬元,一般家庭難以負擔,故無奈要求兒子重用「BB時期」的舊助聽器,再以現有耳模配戴。不過,她指,舊耳機已不適用,「(聲音放大)好嘈好大聲」,影響兒子上課學習。她期望,教育局可以在服務「真空期」,先以資助券方式,資助家長購買助聽器,以解決燃眉之急。

香港聽力學會今日就事件發聲明,認為在新的招標安排落實前,應為聽障兒童提供緩衝措施。(資料圖片)

每部助聽器約3萬元 一般家庭非易負擔

另一位受影響家長林太,其女兒於7個月大時,在公營醫院確診雙耳患有中度至嚴重弱聽,獲轉介至教育局驗配助聽器。林太今年10月約見教育局職員,對方稱「有少少唔好彩,供應商合約已完結,需要再等新供應商提供服務」。被問及何時有耳機供應,她指,對方只回應「唔知,講唔定」。

林太表示,助聽器價錢約3萬元,耳模每3個月換一次,每次要花約千元,並非容易負擔。她指,對現時情況感到十分焦急,若要等一年半載才有免費耳機供應及恆常檢查等,擔心小朋友錯過在一歲前戴助聽器,影響言語治療及學習。她促請教育局盡快交代服務的招標情況,所謂「精簡服務」會否削減現有服務等,「會唔會配完耳機之後,唔會再有其它服務?」

聽力學會:聽障兒童迫切需要緩衝措施

香港聽力學會今日就事件發聲明指,教育局為聽障兒童提供助聽器及相關服務是責無旁貸,認為在新的招標安排落實前,迫切需要緩衝措施。學會建議,可由教育局內部的合資格聽力學家提供聽力服務,包括聽力檢查、助聽器驗配及相關服務。另外,長遠而言,教育局須重新規劃有效且可持續的服務模式。

聽力學家、聽力學會主席譚志謙表示,按國際認可的復康標準,幼兒應在1個月大前接受聽力篩查,未能通過篩查的幼兒應於3個月大前接受詳細聽力評估,半歲起可接受康復治療。

譚表示,6歲前為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若因未盡早配戴助聽器,延遲治療及語言學習,有可能影響咬字發音、掌握詞彙等,長遠更會影響兒童的社交能力。另外,他指助聽器每三年需要更換一次,因零件折舊會影響耳機的運作質素,傳入耳內的聲音會過大或過細,若過大聲更會令聽障學生聽力再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