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受盡白眼換微薄收入 環團邀做回收大使 每小時50元報酬

撰文:勞敏儀
出版:更新:

頭髮花白的拾荒老婦推著沉甸甸的手推車,疊滿比人還高的紙皮,以一人一車的組合在鬧市中穿梭,但早出晚歸的勞碌工作,僅換來數十元的微薄回報,成為基層社區的廉價勞動者。
有環團認為,拾荒者對本港紙皮回收業貢獻良多,卻長年被忽視,甚至被斥阻街、骯髒,遂發起回收及關懷扶貧行動,目標是拯救至少10噸原本被送往堆填區的廢膠樽,升級再造成環保手提袋,並以合理報酬邀請「紙皮婆婆」參與膠樽分類及清洗等工作,助他們改善生活,更要改變別人眼中拾荒者的「低下」形象。

不少拾荒者自言自力更生,工作時卻猶如過街老鼠,經常受到食環署人員驅趕,收入也不穩定。(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乞兒唔洗做都有人俾錢 我好辛苦先搵到錢

「正一乞衣婆」、「污糟邋遢」等,是年過7旬的張婆婆拾荒十多年來不時聽見旁人對她的形容:「乞兒唔洗做都自然有人俾錢,我好辛苦先搵到錢,有時執完,(其他拾荒者)直接去我部車仔度搶」。別人的冷言冷語令張婆婆感無奈及自卑,對記者呻「執紙皮都畀人笑」,但為了兩餐只好忍耐,不論炎夏寒冬都堅持出動,工作一整天,有時凌晨1時才上床休息,捱到腰酸背痛:「以前執紙皮係為賺車錢,依家就好似搏老命咁,一車廿幾蚊,一日兩車,算賺個飯盒錢啦」。

張婆婆每日在灣仔區四處奔走,尋覓紙皮,為的是「執得一蚊得一蚊」,但有時也會遇上無良保安,以近乎恐嚇的口脗聲稱如她不順道清理商舖丟棄的垃圾,便會找來食環署人員驅趕她,談及時她仍難吞這口悶氣。

V Cycle在今年10月發起「十噸」膠樽回收大行動,以每小時50元的報酬邀請拾荒者參與膠樽分類及清洗工作。(林若勤攝)

環團邀請拾荒者處理膠樽 每小時報酬達50元

拾荒者默默苦幹、生活卻得不到保障,但與此同時,本港膠樽每日棄置量數以百萬計,卻無人回收,有見及此,環保團體V Cycle發起為期半年的「十噸」膠樽回收大行動,希望回收至少10噸的PET質料的膠樽,並邀請了4名「紙皮婆婆」,在聖雅各福群會內負責膠樽分類及清洗工作,賺取每小時50元的報酬,較目前法定最低工資、即每小時34.5元多。

↓↓↓「十噸」膠樽回收大行動↓↓↓

+9
膠樽並非廢物, 這個環保袋用了6個膠樽製作,延續生命。(林若勤攝)

膠樽處理後將循環再造 可製成環保手提袋

V Cycle創辦人Eric解釋,不少拾荒者收入微薄,且是獨居長者,容易因長期獨自工作而感孤單,希望透過計劃令她們獲得關懷,也能改善生活,免卻在外日曬雨淋。他說,經處理後膠樽碎片會運到台灣工廠加工成紗線及布料,再運返本港交由復康人士或低收入家庭婦女製成環保手提袋,出售後所得收益扣除成本及開支後,會成立關懷小組跟進拾荒者需要,例如為他們購買手推車、毛巾、水樽等。

張婆婆是計劃參與者之一,她說即使目前(12月初)紙價升至每公斤1.2元,但一小時也未必找到5至10公斤紙皮, 認為現時每小時有50元工資,令收入更穩定,每天工作只做數小時,亦具靈活性。

計劃目標是回收至少10噸膠樽,升級再造成環保布料,再交由復康人士或低收入家庭婦女製成環保手提袋。(林若勤攝)

廢膠樽轉化成環保布料免浪費

計劃另一焦點是膠樽升級再造,Eric認為,膠樽並非廢物,可變成不同質地的布料,而V Cycle短短兩個月已經回收超過2.5噸膠樽,估計整個計劃回收的10噸膠樽(約60萬個膠樽),可製作5萬個背心型環保袋,但背後涉及回收、人工及運輸費等支出,令一個環保袋成本需約80元,故希望增加回收量以降低成本。

香港只是一個有700多萬人口的城市,但每日棄掉超過600萬個膠樽,相等於900隻成年大熊貓的體重,並足以填滿一個奧林匹克標準泳池,但本港回收率不足10%。即使回收10噸膠樽,要為全香港減廢仍有漫漫長路。

V cycle希望讓拾荒者在一個安全地方從事環保回收工作,與義工們的互動也能獲得關懷。(林若勤攝)

紙皮伯伯:我做緊環保回收,唔係處理垃圾

事實上,拾荒者議題近年開始受到關注,他們對社會的付出、貢獻,以至遭受的不合理對待,開始獲得一些社會人士正視。關注團體拾平台今年3月訪問了505位拾荒者,發現她們每月平均拾荒收入僅得716元,工作時卻面對不少挑戰,包括被偷去財物(38.4%)、工作時曾受傷(27.4%)、被回收商呃秤(26.8%)、與人爭紙皮或搶紙皮(26.3%)等。

趙日輝指,過去有社企以高於市價向拾荒長者收購其收集的廢棄紙箱,但認為單靠社企及環團,難以長年支援拾荒者,還需政府部門配合。(王海圖攝)

拾平台成員趙日輝表示,不少拾荒者認為自己靠雙手自食其力,但與年輕人分享時也會說「你畀心機讀書啊,唔好做呢啲咁污糟嘅乞兒工」,反映他們自我形象較低,認為拾荒工作好厭惡、好污糟,及不被重視。他認為,拾荒者也明白乾淨回收的重要性,例如有「紙皮伯伯」每執到一個紙箱,都會細心清除上面的招紙、標貼和封箱膠紙,伯伯更直言「我做緊環保回收,唔係處理垃圾」。他們默默耕耘,為社區付出,但外界卻誤解他們影響地區環境及衞生。

趙日輝歡迎環團及社企與拾荒者合作,但認為需考慮項目是否有足夠自由度供拾荒者參與,且在有限資源下能否維繫長遠合作關係,這還需要政府部門在政策層面上配合,例如增撥資金及土地供團體申請。

Eric也指,現時政府對支援拾荒者,或較小型回收機構的支援不足,他們申請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社創基金)被拒,而申請回收基金則需提交一系列業務運作書面文件,故暫沒計劃申請,目前僅靠自行籌集的160萬元及大企業贊助的數十萬元營運,望日後能籌集更多資金,於明年設立社區回收中心,訓練拾荒者成為環保大使,改善其身心及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