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劣學生經歷喪父之痛 醉心朗誦尋回自我 遺憾未曾與父傾心事

撰文:鄺曉斌
出版:更新:

「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伯裘書院中六生周文軒,小學時是逃課、打架「常客」,更曾接受警司警誡;沉迷「打機」時,曾選擇以垃圾解決而不願離開坐位。然而,一切的轉捩點始於中三,文軒的父親不幸患癌病逝。
平日兩父子即使身處同一屋簷下,亦甚少溝通,但當父親過身,文軒翻閱父親的日記,發現父親每日都會花很多篇幅談及家人:「佢平日好少出聲,但原來好關心自己。」父親日記令文軒「重回正軌」,不再凡事訴諸暴力或沉迷「打機」,而是利用課餘時間兼職幫補家計,更在朗誦比賽嶄露頭角。文軒的蛻變,最終獲司徒華教育基金「好學生.好老師」計劃嘉許,惟可惜:「最遺憾無得同你(父親)傾過心事……你辛苦了。」

周文軒獲司徒華教育基金「好學生.好老師」計劃嘉許,惟他同時擁有一段不平凡的過去。(梁鵬威攝)

小學時期的周文軒迷信暴力可解決問題,經常與同學們拳腳相向,情緒大起大落,更不時逃課、對師長朋輩態度惡劣;相關頑劣行徑於小三、小四時尤其嚴重,最後需接受警司警誡,並轉讀香港扶幼會則仁中心學校。

曾沉迷打機 連上厠所亦只用垃圾袋解決

經歷兩年的群育學校生涯,文軒最終升讀直資中學伯裘書院;惟他的在中一及中二時,情緒問題依然存在,更沉迷電腦遊戲。他形容,當時的沉迷程度不單是廢寢忘餐,甚至連小便,都寧願用電腦檯附近一個包上垃圾袋的桶解決,不容許錯過任何遊戲時間。

父母本應管教,惟文軒的母親任職食品工場工人,每日需工作逾10小時賺錢養家,身體狀況不佳,與兒子的溝通時間不多;至於年過七旬父親,平日亦沉厚寡言,說話不多,令文軒不敢與他溝通。

對於父親的離世,周文軒感慨:「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嗰種感覺係痛入心。」(梁鵬威攝)

就讀中三時 父親因癌症逝世

然而,拒絕與父親溝通的決定,成為文軒今時今日的遺憾。文軒就讀中三時,父親確診患末期癌症,最終不幸病逝;雖然兩父子溝通不多,經歷摯親離世,文軒仍是難忍悲痛,經常躲在床上啜泣。

翻閱日記 揭父原是港大生 曾參與三峽水利工程

經歷喪父之痛,成為文軒的一個人生轉捩點。他翻閱父親生前的日記,發現父親原來是港大畢業生,曾回內地參與建造三峽大壩等水利工程,後來回港從事銀行業;雖然父親平日愛閱讀、不愛說話,但文軒發現,父親幾乎每日都會在日記中談及家人,更寄望兒子能升讀大學。

文軒才察覺,逝去的光陰已成遺憾,他感慨:「原來爸爸好關心自己……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而親不在,嗰種感覺係痛入心。」

周文軒熱愛朗誦,屢屢於比賽中獲獎。(梁鵬威攝)

「伯裘書院、幾位老師都係我的恩人。」文軒開始「繼承」父親的喜好,醉心於閱讀傳統中華文化、歷史相關書籍,在老師的協助下,更發掘出其朗誦才能。

中四自參與朗誦比賽並奪獎

自中四起,文軒開始參與朗誦比賽,先後奪得9個獎項,包括在第70屆香港學校朗誦節的高中二人對誦組別獲季軍、2018年亞洲學生朗誦比賽高中普誦話詩詞(獨誦)組別獲得冠軍等。

為幫補家計,文軒升讀高中後,開始利用課後時間到超市、燒烤場兼職,賺錢幫補家計,「唔想攤大手板問阿媽拎錢。」他更曾自掏荷包,購入400多支筆捐贈予廣西的貧困學生。

周文軒:「伯裘書院、幾位老師都係我的恩人。」(梁鵬威攝)

由作文有過百錯字 至苦練書寫 最後獲「好學生獎」​

曾任教文軒的中文老師周家蕙憶述,文軒在中三時正經歷喪親之痛,惟他沒有將傷感在課堂或校內發洩,同學、老師都不知道其家庭狀況。周說,文軒當年的作文曾有過百個錯字,亦曾批評他的書寫字體欠佳;文軒隨後用整個暑假的空閒時間練字,對此周形容:「我好欣賞佢肯嘗試、堅持。」

在學校的推薦下,文軒獲頒司徒華教育基金「好學生獎」。周家蕙形容,品學兼優、成績卓越的學生,並非推薦的唯一因素,而是希望透過計劃表揚一些經過奮鬥的學生。

另一名恩師梁翠雲則說,文軒刻苦工作幫補家計,更歷經家庭劇變,「獲獎對佢係一種認可,好開心!」

冀升讀大學與歷史文化相關課程

談及未來,文軒希望可升讀歷史、文化相關大學課程,將來投身文物保育相關工作。

目前文軒雖然已升讀中六,周末仍堅持到燒烤場兼職;至於「好學生獎」的獎金,則會預留予母親看病,以及將來升學之用。被問及同時需要兼顧學業及工作會否感到辛苦,文軒回答:「父母已經為自己努力咗咁多年,點解自己仲要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