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眾志:抗爭面臨瓶頸位 暴力形式難令社會轉變

撰文:梁嘉瑜
出版:更新:
羅冠聰(右)指,需要逐步建立氛圍,推動港人自決,提升大眾對改變社會的認知。(黃永俊攝)

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和秘書長黃之鋒出席外國記者協會午餐會,均指暴力與非暴力抗爭面臨「瓶頸位」,佔領運動後的抗爭無效,並非方式問題,而是政治光譜太闊,故未能得到足夠市民的支持。

羅冠聰強調,因缺乏大多數市民支持,抗爭者對著政權尚未有談判能力,所以香港眾志渴望能走入議會, 令更多市民理解抗爭、自決理念,從而給予非暴力式的公民抗命更多支持。

佔領運動後,不少本土派人士均批評「和理非」方式的抗爭已失效,故提出暴力、激進抗爭行動。黃之鋒承認佔領運動雖無成果,但他認為二月的旺角騷亂中,抗爭者即使採取了暴力形式,亦未能令社會改變。他表示抗爭無效與激進與否無關,尋求暴力出路亦不見有效。

眾籌達近百萬

香港眾志由成立開始,便以眾籌形式籌募立法會選舉經費,惟離提名期只剩不足一個月,其政黨網頁顯示只達成20%籌款目標。羅冠聰解釋,網上數字只反映網上捐款,而香港眾志經六四晚會籌款及接納數張小額支票捐款後,已籌得90至100萬。

至於就籌款未必達標一事,羅表示尚未考慮調整參選安排,但他們仍會在七月一日大遊行進行募捐。

冀2030前討論2047後前途

香港眾志的願景是推行公投,讓港人自決2047年後的前途。有見英國脫歐公投中,年青人投票率低,他呼籲香港青年應「企硬」,為香港前途參與抗爭。

羅又把2030年比擬如展開1997回歸政制討論的1984年,鼓勵港人積極參與關於2047年後的前途問題討論,把握餘下14年時間,希望屆時香港有成熟條件作出公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