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漫風光不再 轉電子版謀翻身 狂迷唱反調:自行揭頁實在好多

撰文:李慧妍 林樂儀
出版:更新:

香港動漫電玩節周五(29日)開幕。近半世紀漫畫刊物,成為一代代香港人的娛樂,曾幾何時,漫畫勢壓文字書成書展主角、獨力撐起整個漫畫節,如今淪為動漫節配角,不少港人見證漫畫在網絡世代下由盛轉衰。
互聯網改變了整個印刷業,網上盜版遏之不止,香港出版社以往刊印漫畫如印銀紙的日子不再;「香港漫畫之父」黃玉郎作品銳減,馬榮成結束個人長篇作品《風雲》,更令港漫勢頭更大不如前。
漫畫家李志清曾編繪《三國志》揚威海外,他認為網上收費看漫畫,或可成為港漫翻身的方向;不過,有「死忠」港漫擁躉不死心,堅持港人撐港漫,認為看電子版是「貼錢買難受」,「手上有本漫畫,可以自行揭頁感覺上實在好多」。
攝影:江智騫、林振東、鍾偉德

隨着香港漫畫走下坡,曾盛極一時的香港薄裝漫畫大量減產,現只佔報攤位置很小部分。

港漫開啟的黃金年代,可追溯至上世紀70年代,受武俠文化影響,不論是小說、漫畫、影視均以此為題材,黃玉郎的《小流氓》及上官小寶的《李小龍》就是例子,開創香港功夫漫畫的獨有創作模式,港漫進入黃金時期。黃玉郎的《龍虎門》和《玉郎漫畫》等,每期銷量逾數萬冊;馬榮成的《中華英雄》,更創下一期賣20萬冊的空前紀錄。

1990年代出版社大量引入日本漫畫,帶來可觀收益,變相收窄港漫銷路,港漫逐步走下坡。2000年後,港漫數量由30本跌至10多本,一期銷量破萬已不常見。曾出版《龍虎門》和《中華英雄》的上市公司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前身為黃玉郎於1979年創立的玉郎集團有限公司),也有出版日本漫畫《多啦A夢》和《龍珠》等,根據該公司年報,2003年漫畫出版業務收入達5,500萬元,至2014年卻大減至1,100萬元。

盜版摧毀港漫

漫畫在互聯網及盜版橫行夾擊下,銷量大跌,如早期的《風雲》銷量平均每期15萬本,後跌至數萬本,馬榮成在2013年決定完結連載了24年的《風雲》。

漫畫家李志清接受訪問稱,曾有朋友向他抱怨,新作早上推出,下午就有盜版出現,並上載網上任人免費閱讀。香港動漫電玩節行政總裁梁中本亦指,日本漫畫熱潮已在減退,但網上也有推出連載漫畫,惟保護版權措施較好,可減少漫畫收益損失,「或許網上收費看漫畫,就能解決現況。」

另一方面,漫畫書及「薄裝港漫」無可避免需轉電子版。李志清認為,閱讀工具便捷化,為港漫提供出路,「以前娛樂少,人手一本漫畫書,現在人人都是低頭族,無論看、儲存漫畫也方便。」

不過,李志清指港漫繼1980年代高峰期後,故事及畫風已無進步,「資訊發達令讀者對(漫畫)作品要求不同,沒有新鮮事,很難滿足他們。」

《風雲》銷量跌至數萬本,作者在2013年決定完結連載。

港漫巔峰時期,書報攤每次進貨漫畫新作,往往擺賣後旋即被搶購一空,漫畫迷一買七、八冊不在話下。全港報販大聯盟主席廖社青憶述指,當年在「明星」漫畫家效應的帶動下,漫畫收益可佔報攤總收益逾三成,「那時很厲害的,報攤賣的漫畫書連兵器很受歡迎,甚至有人買來炒賣。」

李志清亦說,以往書報攤每周有逾70本漫畫新作,且攤檔數量多,方便漫畫迷購買;惟近年書報攤減少,盛況大不如前。

融合電玩成新方向

據香港動漫資訊雜誌《Ani-Wave》335期公布,2015年「十大香港漫畫作品」中,近年漫畫家推出的新作,僅三部上榜,能成功跑出的新晉漫畫家寥寥可數,有人也到內地闖天下。李志清指出,內地因各地文化差異及保護意識強,過往本港著名漫畫家北上搶攻失敗,「若(漫畫)要成功打入內地,可能要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融合文化特色來創作。」

此外,「香港動漫電玩節」近年入場者以追捧電玩為主,動漫結合電玩,似是大勢所趨,因此才可吸引大眾入場消費。

電玩遊戲及Game Girls近年成為動漫電玩節主角,動漫反而淪為配角。

「香港人當然要撐香港漫畫!」《龍虎門》、《鐵將縱橫》、《火舞耀揚》等香港本土漫畫,陪伴着高先生的成長。踏入18歲那年,他由幪面超人擁躉,變成本土武俠漫畫迷。現年35歲的高先生從事飲食業,本周三便到會展外排隊,爭取購買黃玉郎漫畫《神兵玄奇》的兵器。

港人撐港漫

他指,香港本土漫畫多以武俠為主題,繪畫得栩栩如生,一點也不輸蝕美國英雄漫畫。「最鍾意嘅漫畫係由邱福龍主筆嘅《龍神》,用中國四大神獸做主角,香港做背景,其中一幕喺會展外打交,仲攞獎呢!」他認為,本港有許多出色的科幻漫畫,極具潛質拍成電影,例如《龍神》和《神兵玄奇》等,但卻沒有人願意投資,令漫畫永遠只能呈現於紙張上。

他不捨得扔掉每本漫畫,可惜家中空間有限,又無錢租用迷你倉,難以儲書。他不想看過的漫畫被當作廢紙,過往都會賣給二手回收商,希望有心人能接手,好好保存,「一本漫畫買回來大概12至17元,賣畀二手商只有2元,但我唔介意蝕,我只係唔想浪費。」

高先生認為香港人當然要撐港漫。

港漫會否滅絕?高先生認為不會。他指,基層勞工大都愛看香港武俠漫畫,「好多人都係我呢個年齡,一日未死,香港漫畫都唔會死。」問及若要將香港、美國及日本的漫畫作排名,「香港漫畫當然係第一位,香港人,當然要撐香港漫畫!」

他曾嘗試在平板電腦上看漫畫,但認為過程非常麻煩,「又要拉上拉下,字體太小又要放大,簡直係畀錢買難受。手上有本漫畫,可以自行揭頁感覺上實在好多。」他批評,有些人將漫畫放上互聯網,讓人免費觀看,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漫畫家畫得好辛苦,咁樣做係剝削佢哋,每星期花幾十元買本漫畫又有幾難?」

港漫如何能重新振作?搭上網絡列車已成必然,如何留住擁躉和開拓客源,卻是漫畫公司必須面對的。

不少動漫愛好者近年加入Cosplay行列,扮演喜歡角色進入動漫電玩節。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