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本地學生人數增加 惟本地生嘆難以交流

撰文:梁文才
出版:更新:

近年就讀八大教資會資助課程的學生人數持續上升,當中非本地學生人數由2011/12年度的1萬人,上升至2017/18年的1.7萬人。非本地生人數增加,理論上本地生有更多機會與非本地生交流;不過有本地生指出,本地生與海外生社交圈子不同,課堂以外難有交流。

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人數上升

自2012/13年度起,香港的大學課程由3年制轉為4年制,由於該年需同時取錄3年制和4年制的學生入學,故學生人數特別多。及後每個學年的資助課程學生人數也持續上升,由2011/12年的7.1萬人上升至2017/18年的9.7萬人。

至於教資會資助的副學位課程和硏究院修課課程,因政府決定取消資助大部份課程,而改為自資運作,因此令這類課程減少,學生人數持續下降。兩類課程學生由2011/12年的5,606人及2,379人逐年下降至2017/18年的3,423及2,082人。

就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人數上升

本地大學非本地生近年持續增加,由11/12學年佔總學生人數14.2%,上升2.8個百分點至17/18學年的17%。

內地生一直佔了當中的大多數並且每年持續上升,由2011/12年的8937人上升至2017/18年的1.2萬人,但同時佔全體非本地學生的比例卻由2011/12學年的83%下降至2017/18學年的71%。

內地生佔比減少,原因之一是同期來自其他地區的海外生人數大幅增加。升幅最大的則為亞洲其他地區,平均每年上升20.7%;其他地區則平均每年上升8.2%。

來港交流生中 美國學生佔最大多數

交流生方面,在2017/18年度,最多交流生來自美國,佔總交流生數目兩成,其次是內地和英國,分別佔12%和11%。

本地生:大家都分開玩,無太多機會深入交流

本地大學希望透過增加非本地生數目,促進本地生與非本生的交流,但實際上本地生未必與非本地生有太多交流。

現時就讀香港科技大學二年級的田先生表示,由於社交圈子不同,除非有小組功課或者課堂活動,否則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在課堂以外是不會有任何接觸。他直言「國際化係好,但係要足夠嘅計劃配合」,大學需推出專門為本地生及非本地生而設的朋輩計劃或歡迎晚宴給雙方互相溝通或認識,雙方才能有交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