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聯促港府研解住屋困局 房策新出路 荷蘭貨櫃屋可借鏡

撰文:黃靜薇
出版:更新:

住屋問題彷如港人揮之不去的夢魘,連廁所改裝而成的劏房,亦有價有市。「上樓」入住公屋,對香港大多數「無殼蝸牛」來說,既與希望畫上等號,但同時亦是一個無了期等待的緊箍咒。
為尋求解決香港住屋問題方略,全港最大的非政府組織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早前遠赴荷蘭取經,發現當地社會房企善用舊貨櫃興建臨時房屋,更頗具規模,而一些營運房舍模式,亦可對本港有啟迪作用。作為倡議型媒體,《香港01》將一連兩日,與社聯探討蝸居劏房、棲身公屋兩者以外的解決房屋問題第三條出路。

位於阿姆斯特丹西南面的重建區,政府近年將一幅發展潛力較低的土地租予社會房企興建貨櫃屋,外觀比起早期貨櫃屋更摩登型格。(社聯提供)
社聯早前到阿姆斯特丹東北面的貨櫃屋參觀,每個單位約300多呎且設備齊全,具獨立廚廁、隔熱隔冷功能,私隱度甚高。(社聯提供)

荷蘭多個大城市近年面對青年以及外來人口增加,政府遂放寬建築物條例,允許社會房屋企業利用貨櫃物料,興建過渡性房屋。最早期的貨櫃屋邨Keetwonen,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東南面,距離市中心車站約15分鐘車程,佔地共1.8公頃,即等同18個標準泳池大小。

政府2005年將貨櫃屋邨土地租予私人發展商「Tempohousing」,為期5年。Tempohousing遂用舊貨櫃改裝為學生宿舍,以9個月時間興建共1000個貨櫃屋,並交由社會房企「de Alliantie」負責管理租出,社區亦會提供超級市場、球場及單車維修店等設施。有見貨櫃屋邨模式廣受歡迎,當局遂以更多貨櫃興建酒店等短期住宿,為外來員工或有需要人士,提供暫住宿舍。

早期的貨櫃屋仍然保留貨櫃雛型,設計簡單。(社聯提供)

低地價售予房企

早前到荷蘭視察當地社會房屋的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主任何俊傑表示,當時赴阿姆斯特丹東北面一個以貨櫃組成的學生宿舍參觀,形容是眼前一亮:「空間大,而且設備齊全,最重要是每間房有個大窗,採自然光入屋,與黑房般的劏房差之千里。」

他認為獨立的房間私隱度高,可以在毋需與他人共住的環境下,擁有300呎的私人空間。他到訪的一個學生單位,內裏有簡單的開放式廚房,衣櫃、茶几、書桌,一應俱全。另外比較新式的貨櫃屋邨,房企更注重居住外的環境,打開窗戶,面前是一幅綠油油的大草坪,生活寫意怡人。

他指,每間貨櫃屋扣除租金津貼後,每月租金約2,600港元,「長方形的面積非常實用,放一張雙人床、大電視也不成問題。」然而,在香港如想以不足3,000元,租一個不足200呎的劏房,簡直是天方夜譚。

何俊傑(左)及黃子瑋(右)早前到荷蘭視察,發現當地發展社會房屋超過100年,近年更提供貨櫃屋作過渡性房屋。(黃靜薇攝)

社會房屋佔整體近三分一

何俊傑說,荷蘭是歐洲內社會房屋比例最高的國家,根據本年荷蘭社會住宅企業聯盟的報告顯示,在2014年,荷蘭已有約240萬個社會房屋單位,佔整體房屋約32%;而當地現時有363間社會房企,單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已有9間,「每間房企的對象也有不同,例如Rochdale專責市區重建、DoWo和DeKey主力提供青年住宿等。」

阿姆斯特丹貨櫃屋有採自然光的大窗和露台,予人寬敞之感。

英美印度俱建

社聯建議,港府可利用市區非住宅臨時用地,興建如貨櫃屋等過渡性房屋。以旺角一幅仍未出租的臨時用地為例,該處面積約250平方米,估計可放置3個貨櫃作項目試點,「既然市區有一塊熟地,貧窮的人,不一定要住在邊緣。」

貨櫃屋為荷蘭的大學生解決了住宿問題 (istock)

本土研究社:思考新發展模式

根據地政總署去年底的數字顯示,全港有超過5000份短期租約土地,涵蓋面積約800公頃。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出,政府過往只聚焦在興建具規模的公屋,卻沒想過新的發展模式,「可以善用面積不大的土地,短時間解決迫切的房屋問題」。

他認為貨櫃屋並非不可能,即使有民營機構有興趣合作建造,亦需要政府予以配合,「政府須用正面態度,不要從賣地的利益出發。」

何俊傑早前到荷蘭貨櫃屋參觀,形容是「眼前一亮」,因採光的大窗、獨立的私人空間與香港百呎劏房有天壤之別。(社聯提供)

房屋局:有地應建永久房屋

過往社聯曾向政府提出以私人協約批地的方式撥出臨時用地,卻面對重重難關,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黃子瑋批評當局僵化:「運房局說地不是他們管轄,發展局就指要和各個部門商討,結果就是問來問去也問不到。」

黃子瑋認為政府應成立跨部門小組,讓本港的非政府機構可申請臨時用地,推行貨櫃屋等過渡性房屋的試驗計劃。

他提到現時西貢和元朗朗邊的中轉屋,均用預製材料興建,但不如貨櫃屋方便,「所使用的材料比較難去搬遷,拆卸後亦不易重新組裝。」他認為技術上無論是貨櫃屋或鋁製組裝屋也一樣可行,問題是政府是否願意為解決房屋問題提供短、中期措施。

然而,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秘書長應耀康在7月初房委會的公開例會上表明,興建過渡性房屋「不切實可行」,因為所需時間不會比公屋短太多,而且單位數量有限,即使有土地,也應該用來興建永久性房屋,明顯見到當局不傾向採納興建貨櫃屋的建議。

雖然政府對此有保留,但陳劍青認為,貨櫃屋可以是一個方向,但不應淪為劏房產物,或者成為當區商廈化的手段:「除了只租一輩子的公屋,政府可否提供其他的短租機會,似乎長策會也沒考慮到租住市場的發展。」